高君宇故居,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
静游镇峰岭底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2015年,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人民政府对高宇君故居进行了修复。
1996年,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人民政府修复了原高君宇故居占地1600平方米的中院,主要展示高君宇幼时的生活环境,以及一些老照片、旧资料,后来又对其他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修缮。
高君宇故居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整座大院以朴实的青砖灰瓦房窑为主,共有房窑70余间,体现了晋西北农村特有的建筑风貌。
高君宇故居大院内有住宅、菜园和小花园,以及药店、油坊、粉坊、酿酒等作坊。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园子6座院落,东上院和东下院以长工住宅和作坊为主。中院为高家主人住宅区,分上下两层,下层东边第二孔窑洞原是高君宇的出生地。后来窑洞成为管家、伙计们的住宅和账房、药房等。东西侧有厢房,东侧厢房旁设砖砌楼梯可达二层平台。二层平台上,东西有厢房,北向有四孔窑洞,是高君宇父母亲和兄妹们的住房。西院有两孔窑洞和一些小平房及畜圈。中院门旁偏西的南院有几间作坊。
高君宇,名尚德,字锡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0月22日,出生在峰岭底村的高家大院中。民国二年(1913年),高君宇走出家乡,考入山西省立模范中学堂(后更名为山西省立一中,即今太原五中的前身)。民国五年(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民国八年(1919年)参加领导了五四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民国十二年(1923年)10月,任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赴上海参加中共四大,在返回北京途中,受周恩来的委托,在天津与邓颖超会见,并递交了周恩来的一封信,他成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合的“红娘”。同年3月4日,高君宇带病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高君宇逝世后,葬于北京陶然亭公园。
2019年10月16日,高君宇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