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鼢鼠
鼢鼠属的动物
高原鼢鼠(学名:Eospalax fontanierii)为鼹形鼠科、鼢鼠属的动物。高原鼢鼠体形粗圆,吻短,眼小,尾短,四肢也较短粗。成体毛色从头部至尾部呈灰棕色,腹面较背部更暗灰色;幼体及半成体为蓝灰色或暗灰色。
形态特征
高原鼢鼠体形粗圆,体长160-235 mm,体重173-490g,吻短,眼小,耳壳退化为环绕耳孔的皮褶,不突出于被毛外。尾短,其长超过后足长,并覆以密毛。四肢较短粗,前后足上面覆以短毛。前足掌的后部具毛,前部和指无毛,后足掌无毛。前足的2-4指爪发达,特别是中(3)指爪最长,后足趾爪显然小而短。
高原鼢鼠躯体被毛柔软,并具光泽。鼻垫上缘及唇周为污白色。额部无白色斑。背腹毛色基本一致。成体毛色从头部至尾部呈灰棕色,自臀部至头部呈暗赭棕色,腹面较背部更暗灰色,毛基均为暗鼠灰色,毛尖赭棕色。幼体及半成体为蓝灰色或暗灰色。尾上面自尾到尾端暗灰色条纹逐渐变细变弱,尾下面和暗色条纹四周为白色、污白色或土黄白色。前肢上面毛色与体背雷同,后肢上面毛色呈污白色、暗棕黄色或浅灰色。
高原鼢鼠头骨较粗大,吻短,鼻骨较长,前端宽而低扁,两鼻骨联合处稍凹隘,后端变窄而微凸,其末端明显超过颌额缝,嵌入额骨前缘。眶上脊不明显。顶骨两内侧脊在前方不相汇合,年轻个体几成平行,老年个体的顶脊互相靠近,但不相遇。枕脊强壮,枕中脊不发达或缺失。门齿孔为前颌骨所包围。
高原鼢鼠上门齿向下垂直,不突出鼻骨前缘,唇面呈黄色或棕黄色。第一上臼齿唇面和舌面各具2个出陷角。第二上臼齿唇面具2个内陷角,舌面1个内陷角。第三上臼齿唇面具2个内陷角,舌面具1个较深的内陷角和1个较浅的内陷角,并有1个较显明的后小叶(后伸叶)。下门齿伸向前上方。第一下臼齿唇面具2个内陷角,舌面具2个明显较深的内陷角和1个位于前端的较浅内陷角。第二、三下臼齿结构基本相同。
栖息环境
高原鼢鼠的主要栖息于高寒草甸、草甸化草原、草原化草甸、高寒灌丛、高原农田、荒坡等比较湿润的河岸阶地、山间盆地、滩地和山麓缓坡。
生活习性
高原鼢鼠长期生活于黑暗、封闭的环境中,但仍表现有明显的似昼夜节律。夏秋季每天挖掘和采食活动出现两次高峰,一次在15:00-22:00(占日活动总频次的65.3%),另一次在0:00-7:00(占日活动总频次的21.6%)。春季及入冬前呈一次高峰,集中在12:00-22:00之间,占日活动总频次的79.7%,原因是这一时期上午低温,地表处于冻结状态,午后地表温度回升,浅层土壤解冻,有利于进行挖掘活动。通常,高原鼢鼠在每天日落后数小时内出现挖掘采食活动高潮,此时大多数个体在巢外浅层洞道中活动。采食挖掘活动一般在距地表10-20cm的地下,夏季往往更浅,甚至紧贴地表取食。巢外活动与土壤温度变化有密切相关性,在巢外活动期间,相应的土壤温度一般为0-15℃。冬季,高原鼢鼠的活动仅局限于主巢范围,且多在黄昏前后至午夜。与某些地面活动的鼠类相比,高原鼢鼠的活动时间和频率均较低。例如,高原鼠兔每天出入洞的频次在百次以上,而高原鼢鼠出入主巢的次数每天仅几次至几十次,仅在秋季贮粮时期较为频繁。一般高原鼢鼠的巢外活动时间每次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但秋季有时平均2min即进出主巢1次,估计与向主巢运送贮藏食物有关。高原鼢鼠是非冬眠动物,一年四季均有活动。其中春季以繁殖活动为主,秋季以贮粮为主,并且都伴有大量的挖掘活动。每只鼢鼠1年内推至地面的土量达1000kg以上。夏季挖掘活动明显减弱,入冬后挖掘活动因土壤冻结而逐渐停止。
高原鼢鼠洞道由取食洞、交通洞、朝天洞和巢穴等部分组成。取食洞道约距地表6-10cm,洞径7-12cm,是在取食活动中掘出的洞道;交通洞道一般距地面约20cm,是由主巢至取食洞道的比较固定的通道,洞壁光滑,洞径较粗大,在洞道附近常建有贮藏食物的洞室;位于交通洞道下方、主巢上方的是朝天洞,一般每一洞道系统有1-2条,垂向连接主巢或成锐角连接主巢;主巢距地面约50-200cm。雄性主巢距地面的深度较浅,雌性主巢与地面的距离较深。在主巢中有巢室、仓库与厕所。巢室较大,直径约15-29cm,内垫干燥柔软的草屑。仓库内贮存有整理有序的多汁草根、地下茎等食物。此外,洞系中尚包含有一定数目的盲洞。1个洞系一般只栖居1只成年鼢鼠。
高原鼢鼠主要采食植物的地下根系,尤其喜食杂类草肥大的轴根、根茎和根蘖的地下部分,也常将植物地上部分的茎叶拖入洞道内食用或作巢内铺垫之用。对于禾本科植物,除少量食其根茎和嫩叶外,其他部分则很少取食。
分布范围
高原鼢鼠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北京、甘肃、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山东、山西、四川)。
繁殖方式
高原鼢鼠1年繁殖1次,交配活动在初春进行。当土壤刚刚冰冻消融,地面便开始出现新土丘,表明鼢鼠开始出巢活动。此时雄鼠大多睾丸硕大,阴囊下垂说明进入繁殖期。雄鼠不仅地面活动开始早,而且非常活跃。从主巢位置向四周大量挖掘洞道,伸向邻近雌鼠巢区,洞道系统呈线形分枝状,这将增加沟通雌鼠洞道的机会。1只雌鼠巢区内有时会先后出现2只雄鼠,这种情形仅见于交配期,说明其婚配方式可能为杂婚式。约7d后,雌鼠才相继出巢活动。雌鼠发情期不甚一致。雌鼠活动范围较小,每日到主巢外活动的时间亦短,一般仅2-3h,且多在黄昏前后。雄鼠则往往远离主巢,经常出现在邻近雌鼠巢区。4月中下旬是交配高峰期,此时雄鼠活动范围大、活动时间长,有时达10h以上。5月10日前后,雄鼠的洞道仍保持畅通,而雌鼠巢区内大部分洞道已被堵塞。说明雌鼠在交配后封堵大部分洞道,不再与雄鼠来往。鼢鼠的交配活动是在雌、雄鼠洞道交汇处完成的。雌鼠交配后形成长约1cm的柱状凝冻样阴道栓,可作为发情雌鼠已完成交配并进入初孕期的标志。妊娠期约40.4d,平均产仔数2.91只。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种在青藏高原是丰富的。1980年,在青海,该种种群密度估计为5-70只/公顷,而在1990年,由于对其进行防治,种群数量估计不到1980年的31.6%。高原鼢鼠种群发展趋势未知。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2019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情况公告,对99种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危害性评价,并划分为4个危害等级,高原鼢鼠作为58种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林业有害生物之一,被划为二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2:4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