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衡
明朝将军
高元衡,字阿衡,号罹溪,武举,宣武将军,宁晋县曹伍疃人(古唐城)。
宣武将军
高元衡,字阿衡,号罹溪,武举,宣武将军。河南归德府守备署指挥佥事。因抵御流寇以庇民,合邑建祠以祀之。此是曹伍疃(古唐城)《高氏家谱》对宣武将军粗略的记载。
明末时期,天下风云骤起,官匪民乱不胜枚举。当时河南境内有一股流寇,强杀掠夺无所不能,坏事做尽,再加上天灾人祸,可谓是民不聊生。其中匪首就是有名的贺一龙,此人以奸猾著称,屡犯河南境内,河南百姓甚是痛恨。此间河南归德府(今商丘市),守将为高元衡,由于高元衡的作战勇猛无敌,并且有一定的智谋,临危不乱。流寇都惧怕其威名,都称其为“高闯子”。
流寇一听到“高闯子”的威名都吓得屁滚尿流的。因此归德府境内相对其他地方要安宁一些。有一次,贺一龙为首的贼寇兵败逃跑之际,流窜到归德睢县境内遭遇高元衡的队伍。本来就溃不成军了。一听到“高闯子”的部队,个个吓得魂飞魄散,丢下匪首贺一龙都作鸟兽散了。贺一龙叫苦不迭,跑吧!
高元衡所领部队手下也就三四千人,虽说高元衡是灵魂人物,但贼势浩大,高元衡的部队只能将其境内的流寇打败,却不能将其彻底消灭。贼首贺一龙始终视高元衡为眼中钉肉中刺。但还是惧怕其威名,不敢与其正面作战。贼众仗着人多势众屡屡犯境。乱军屠扰,百姓涂炭。
皇帝加封,建祠供奉
崇祯十三年四月,此股流寇被高元衡追上,贼寇人多将高元衡层层围住。此时高元衡没有惧怕贼众,千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左突右冲,直取贺一龙中军。监军王世秀怕高元衡出事。力劝突围,但高元衡认为已经对贼寇的情况摸清了,勇往直前。贺一龙见中军不保,紧急撤退,避开了高元衡的攻势。乱军之中高元衡左肋中箭,但此时也并未露出任何负伤的表现。过一段时间,贼众得知高元衡已经身体负伤,再次犯境,直逼归德城。高元衡并没有惧怕,忍着伤痛披挂上阵。冲杀之中误入敌军重围,敌众在万人以上。一次次的突围都无济于事。身边的亲兵都在突围中战死,高元衡万军之中独自做战,终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
归德府感恩其功德上报朝庭,明崇祯皇帝赦封高元衡为宣武将军,其妻江氏,李氏为恭人。并诰赠其父高文烟为宣武将军,河南归德府守备署指挥佥事。母亲曹氏封为恭人。归德府百姓为高将军建造将军祠世代供奉。
高元衡的事迹为曹伍瞳高氏的忠良之门增添了浓彩的一笔。吾等后辈应谨遵祖训,为国家,为高氏干出一番事业,光宗耀祖!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03 12:41
目录
概述
宣武将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