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kurematsui (Sh. Kimura, 1934),
鲤科近红鲌属的一种鱼类,属分布于长江上游。口端位,下颌较上颌稍长。眼大,吻长与眼径相等。侧线鳞57~63。背鳍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基部。臀鳍条3,21~25。
生活习性
个体不大,一般体长为100~200毫米。3~4月产卵。天然数量不多。
形态特征
测量标本10尾,体长135—198mm;采自四川(泸州、沱江、木洞)。
背鳍iii - 7臀鳍 iii - 23—25;胸鳍i - 15;腹鳍ii - 8。侧线鳞5962,围尾柄鳞18。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7—19。下咽齿3行,2·4·5—4·4·2。脊椎骨4+40。
体长为体高的3. 2—3. 7倍,为头长的3. 9—4. 6倍,为尾柄长的 7. 5—9. 5倍,为尾柄高的9. 5—10倍。头长为吻长的3. 7-4. 3倍,为眼径的3.4—3.8倍,为眼间距的3.0—3. 6倍,为尾柄长的1.8—2. 3倍,为尾柄高的2.2—2.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3倍。体长形,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自腹鳍基至肛门具腹棱。头尖形,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吻短,稍尖,吻长一般小于眼径。口端位,口裂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伸达鼻孔后缘的下方。眼大,位于头侧,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大于眼后头长;前眶骨长大于眼径的1/2;眼间宽,微凸,眼间距大于眼径。鼻孔位近眼的前缘,其下缘在眼的上缘水平线之下。鳃孔向前至眼后缘的下方或稍前;鳃盖膜联于峡部;峡部窄,鳞中大,侧线前部呈弧形,后部平直伸至尾柄正中。
背鳍位于腹鳍基后端的上方,外缘斜直,第三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刺粗壮,其长短于头长;背鳍起点与腹鳍基末端约相对,其至尾鳍基的距离约等于至吻端的距离。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外缘凹入,起点距腹鳍基较至尾鳍基为近。胸鳍短,尖形,末端至腹鳍起点有一定距离相隔。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其长短于胸鳍,末端远离肛门。尾鳍深叉,下叶略长于上叶,末端尖形。
鳃耙中长,排列较密。下咽骨中长,较窄,前臂长于后臂,前角突显著;咽齿略侧扁,末端尖而弯。鳔2室,后室长于前室,末端圆钝。肠短,呈前后弯曲,肠长短于体长。腹膜浅灰色。
鲜活时体呈银色,背部带黄绿色;尾鳍灰色。
栖息环境
高体近红鲌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龄特征显著。种群由1~4龄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以2龄个体为主。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60 mm;体重分布主要集中在20.0~50.0 g。总性比为♀∶♂=1.30∶1。体长与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基本符合匀速生长类型,体长和体重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别为Lt=217.38(1-e-0.2867(t+0.757))和Wt=118.15[1-e-0.2867(t+0.757)]2.8103;生长拐点为2.85龄,拐点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Lt=140.09 mm,Wt=34.37 g。雌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繁殖高峰期为6~7月。Ⅳ期雌鱼的绝对繁殖力为950~8655粒,平均值(3087.90±1602.1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10.00~56.20粒/cm,平均值(24.26±10.16)粒/cm;体重相对怀卵量FW为66.08~197.67粒/g,平均值(116.49±32.05)粒/g;卵径频率分布显示高体近红鲌为一次产卵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