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拼音:gāo)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
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高地上的房屋的样子,表示上下距离大。此字本义为上下距离大,引申指上下的距离,又引申为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由本义还引申出大的意思,又引申为思想、品德的高尚不同于普通人。
字源演变
甲骨文的“高”字是一个象形字,像古代的楼台建筑(图1)。楼台是初民从穴居转入楼阁居住的一个反映,字形的上面部分为房屋的屋顶及居室,下面部分为高于地面的支撑体,这样的建筑现在还在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有的字形在下面加“口”(图2、3),可能表示高台的入口。商代文字下端加“口”的字形,成为此字定型的基础。金文(图4-6)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小篆(图13)的形体直接来自金文,在笔画上有所调整,结构作了对称处理。而隶书(图14、15)的“高”字,笔画更加平折,但还遗留了一些楼台的象形特征。
高台居室本身位置就很高,引申自然就有了“高耸、离地面远”的意思。与“矮”相对的“高”这个意义是“高”的常用意义,在古文献中以及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尚书·太甲下》中说:“若升高,必自下;若涉遐,必自迩。”这里的“高”和“下”同时列出,可以理解为高处。人们常说的“登高望远”的“高”也是这个意思。而说“他身高两米”,这个“高”是作长度、高度讲,是一个计量单位。“高”用在人的性情、品性上有“崇高”“高尚”“清高”“高风亮节”等说法。《韩非子·五蠹》中说:“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高”表示超出一般水平和标准。“高校”“高等”“高级”等也是这个意义。“高”还可引申表示年岁大,资历辈分高,例如“德高望重”“高龄”“高寿”等。
“高”有“上”的静态义还可进一步向动态义引申,《汉书·地理志》:“贵财贱义,高富下贫。”其中的“贵”“贱”“高”“下”都可看成是形容词用作意动,“高富”即以富为上。而《吕氏春秋·离俗》“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天下愈高之”就直接用为尊崇义了。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五】【高部】古牢切(gāo)
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囗,与仓、舍同意。凡高之属皆从高。
【注释】囗: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囗音韦,与仓舍同意,皆室屋垣周匝(围绕)之意。”
说文解字注
“崇也”注:山部曰:“崇、嵬,高也。”
“象台观高之形” 注:谓(⿱人囗)也
“从冂、囗” 注:上音莫狄切,下音围。
“与仓、舍同意” 注:仓舍皆从囗,象筑也。(⿱人囗)与屮皆象高。古牢切,二部。
广韵
古劳切,平豪见 ‖ 高声宵1部(gāo)
高,上也。崇也。远也。敬也。又姓,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因氏焉,出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望。又汉复姓,高堂氏,出泰山。古劳切。二十一。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高部】 高;部外笔画:0
(gāo)《广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并音羔。《说文》: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意。《易·系辞》: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注:高谓天体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贵。
又《史记·高祖纪》注: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沛郡高县。
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高柴。
又《集韵》《韵会》并居号切,音诰。度高曰高。《左传·隐元年》:都城过百雉。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释文》:高,古报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钩。柳宗元《柳评事墓铭》:柳侯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苏黄门《严颜碑》: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譌。严颜生平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
《韵会》:俗作髙。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一”,居上居中,点在竖中线。“口”居横中线上侧,略扁。“冋”,居下半格;“冂”,𠃌(横折钩)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口”居框内竖中线部位;上下两个“口”都上宽下窄,稍扁,垂直对齐。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