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面长形的凹陷。如颞骨的脑膜中动脉沟、
乙状窦沟。乙状窦是脑膜窦之一,位于乙状沟内。系脑膜窦之一。位于乙状沟内。乙状窦接受横窦的血液,然后注入颈内静脉。
乙状窦为硬脑膜血窦之一,行走于乙状沟内,它的位置变异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当乙状窦向前、外移位时,在乳突和部分颅内手术时易损伤乙状寞引起大出血。本文通过对140侧颅骨的测量和乳突X线片分析,比较乙状窦沟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间距,为临床乙状窦前.后入路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和资料。
乙状窦沟接近颞骨的乳突部,为了防止在施行乳突和中耳于术时损伤乙状窦,应了解乙状沟的位置。在阅读乳突X线片时不仅要注意观察有无病变,同时要观察乙状窭沟的位置。疑有前位者定要测量、记录。
对有中耳炎、胆脂瘤病例,应测量、报告乙状窦是否向前移位,便于临床治疗。乙状窦有一种特殊、少见的变异即乙状窦沟膝部局限性向乳突骨内突,其内突位置较高、较深且范围大,对于术的影响大。这时不仅要测量乙状窦沟至外耳道后壁的间距,而且要测量其深度及范围.为进行乳突手术的进路提供依据,避免手术凿开乳突时误伤乙状窦造成出血。通常乙状窦沟右侧较定侧宽且深。乙状窦前人路是经乙状窦前缘进入颅内,已状窦的位置变化对此人路影响很大.特别是前移和横位。乙状窦前移是乙状窦过度凸入颞骨岩部,使其与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减小。若乙状窦前移,术中不切开小脑幕及岩上窦,则乙状窦不能向后牵开,术野狭小,手术无法进行。如结扎岩上窦后剪开小脑幕、岩上窦、乙状窦可向后牵拉,但必须超过颞骨岩部后面才能看到斜坡。
方法:对54具成年人颅骨标本进行CT扫描,测量其眶耳线平面,并对比观察乙状窦的优势引流、位置的变异,乳突的气化程度、范围,颈静脉球窝的位置、大小,以及中耳、内耳门的结构。
结果:54具标本中乙状窦沟右侧大于左侧者45具(83.3%);左侧大于右侧者6具;双侧近似者3具。乙状窦沟前壁至外耳道后壁距离平均为13.5mm。颈静脉球窝于双侧眶耳线平面上的总出现率为37.0%(40/108)。
结论:头部CT测量可较为完整地了解乙状窦沟及其周围骨性结构.对桥小脑角和上、中斜坡区病变手术人路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当一侧乙状窦前移时,上,中斜坡区中线的病变手术入路考虑于非优势引流侧施行手术。而桥小脑角病变则可选择乙状窦后入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