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是唐代诗人
杜甫客居夔州时所做的一首五言律诗,写骊山已无昔日繁华,寂寞凄凉,不胜今昔之感。
(此重伤园陵而作也。上四,升遐之感。下四,陵寝之悲。【邵注】明皇崩后,骊山花萼,不复幸临,地下久无朝烛,人间徒有赐金。自此鼎湖龙去,银海雁深,唯留此蓬莱日色,长照陵上羽林耳。寂寞身后,良可叹也。《杜臆》:蓬莱宫,先帝所居。羽林军,守护陵寝者。黄生曰:此章即申首章园陵霜露之感,而言更深切,前是孤臣独泣,此则率土同悲也。)
⑥【黄注】日者,君象。羽林,上应星文,故与日相贴。羽林,即万骑军,后改为龙武军,明皇葬后,用为护陵军。《汉·礼乐志》:“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颜注:言所树羽葆,其盛若林也。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期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
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