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汉语二级字,读作驷(sì),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介(由四匹
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马高车。一言既出,~马难追(喻话说出后无法再收回,说话要算数)。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东二驷,服剑一封
书谢孟尝君。——《
战国策·齐策》
(3) 又如:上驷(最好的驾四马之车);驷牡(同驾一车的四匹
公马);驷马之门(能容驷马高车通过的大门。借指显贵);驷介(由四匹披甲战马拉的车);驷铁(驾一车的四匹赤黑马);驷骊(驾一车的四匹深黑色马);驷骐(架一车的四匹骐马);驷车(驷马所拉之车);驷盖(驷车);驷黄(驾一车的四匹黄骍马)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
荀子·礼论》
《
唐韵》《
集韵》《
韵会》息利切《正韵》息渍切,𠀤音四。《
玉篇》四马一乗也。《诗·鄘风》良马五之疏王肃云:古者一辕之车驾三马则五辔,
夏后氏驾两,谓之丽。殷益一騑,谓之骖。周又益一騑,谓之驷。驷者,一乗四马,两服两骖是也。董氏曰:马在车中为服,在车外为骖。
又
借作四。《礼·乐记》夹振之而驷伐,盛威於中国也。《注》驷当为四。每奏四伐,一击一刺为一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