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探讨驯化动植物的地理起源及其时间进程;世界驯化中心及驯化动植物种类的地理分布;新旧大陆之间的驯化发展和传播;动植物驯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驯化对文化地理、历史地理、农业起源及其发展中心的影响;人类需求的扩展对驯化种类开发与手段更新的促进。
驯化地理学的研究涉及、农业科学和生物科学、考古学与人类学、人种学与民族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驯化动植物的地理起源与迁移尤依赖于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可见其基础是建立在自然与人文地理学基础上的新兴边缘科学。
其基本论点认为: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使驯化适应于人类需要而发展,并随着人类的迁移与分布而扩散传播,由此触发了人类文明史上一次巨大而深刻的革命——农业的起源。故人类的驯化活动是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作出的最初的和持久的、最重要的和大规模的干预,其结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繁衍创造了物质基础。
驯化的最初起源约始于1.4~3.5万年以前的
旧石器时代;古希腊学者迪西亚库斯(Dicae-archus)约在公元前320年提出人类曾经历了缓慢驯化和游牧阶段;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导致大规模的驯化动植物地理迁移,直到20世纪初地理学者仍然应用“气候相似”理论探索驯化引种规律。驯化活动体现了人类对生物圈持续的改造、利用和干预,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有关驯化植物地理起源和传播的论著,最有影响的是苏联植物地理学家瓦维洛夫(N.I. Vavilov)1925年所著:《对栽培植物起源地的研究》一书。他在广泛的野外工作基础上,提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是那些发现驯化植物栽培种类最多的地区;概述了多种植物的地理起源。这一理论启迪了从现代的变异中心推论驯化原始中心的可能性,推动了农业地理起源的研究,迄今仍然有巨大影响。1952年美国地理学会出版了人文地理学家索尔的《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一书,提出了驯化地理学需判定最先发生驯化的区域和最先从事驯化的民族;指出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因为那里有大量的遗传因子可供选择和杂交。美国出版的文化地理学家伊萨克(E.Isaac)著《驯化地理学》一书,旁征博引了大量考古学、文化历史地理学、农学文献,较全面地论述了驯化起源,反映了驯化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