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的1纲。本纲动物体节成对地愈合成重体节,绝大多数重体节都具 2对步足,所以称为倍足类。陆生节肢动物,以气管呼吸。
简介
倍足纲
Diplopoda
倍足类是陆生
节肢动物,以
气管呼吸,与蠋类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口器都有 2对附肢,而且倍足类的颚唇部与蠋类的小颚是同源的。在倍足类中,触颚类是比唇颚类更为原始的类群。在唇颚类中,后雄类第7体节无生殖肢而且身体末端生殖肢功能简单,因而是比前雄类低等的类群。体壁含有钙质的倍足类有可能在地层里形成化石。在石炭纪有倍足类出现,如Anthracoiulus和Glomerop-sis。现有的倍足类,如异蛩科(Spirostreptidae)的分布,仍可反映出南美洲和非洲两个大陆被大西洋隔离的情况,而这一隔离过程发生在三叠纪和整个白垩纪的地质年代(约80亿年)。
形态
倍足类身体细长,体长2~280毫米。体形多样,或呈前后稍细的圆筒形,或呈背腹扁平的带状,或体形较短,背面拱起,将身体卷曲成球形。体节少者11节,多则几十节,可分头、胸、腹 3部分。触角一对,7~8节,末节较短小,顶端有4个感觉圆椎体,少数种类的圆椎体数目更多。口器由一对大颚和一片状的颚唇部组成。颚唇部是大颚后另一对口器的附肢左右愈合而成,并遮盖了口腔下面,与蠋?纲的小颚极相似。胸部4节,第1节(即颈节)无附肢,第2~4节各具步足一对。成体腹部的体节很多,除尾端1或2节都无步足外,每节各具步足2对。雄性的1或 2对步足转化成生殖肢。气管系统和血管系统完善。气孔位于足基节的前方侧板上,生殖器官开口于第3体节,即第2对步足的后面。
倍足类雌雄异体,交配时,雄性以生殖肢转移精子。雌性产卵数量多少不等,少则1、2个,多至数百个结成卵团。卵粒经2~4周变成第1期幼虫;畸颚类刚破卵的幼虫具有4对步足,其他类群仅有3对步足。幼虫在继续生长发育中随着蜕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体节和步足数,直至成体。
习性
倍足类行动缓慢,性喜阴暗潮湿,常栖息于树皮、落叶、石头或苔藓下面洞穴中常见。多以腐烂的植物,霉菌和其他真菌为食。居住在洞穴中的种类也有以动物尸体为食的若干种类因吃植物新生的嫩芽、嫩根而成为农业的害虫。
具有臭腺的倍足纲在处于危险的时候,由臭腺孔放出分泌物以驱逐敌害;无臭腺的蟠形类把身体卷曲成球形,以坚固的背板抗拒敌害的攻击。当生存条件不适宜时,倍足类常成群迁徙。
中国常见的大型倍足类多属于异蛩类和山蛩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长江以北,除几种山蛩外,个体较小的带
马陆类较多。另外,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等亚热带地区还发现圆马陆类。
倍足类大都具有毒性,但在中国医学中,马陆与山蛩都可入药。
2亚纲2总目7个目
倍足纲包括2亚纲2总目7个目:
触颚亚纲 体长不过几毫米,体壁柔软,不含钙质,全身具有各种式样的刚毛,因而俗称毛马陆。全体由头部和11~13个体节组成,具有13~17对步足。身体末端有成簇的毛刷。只有毛马陆目1个目。
唇颚亚纲 体壁坚硬,含有钙质。雄性具有步足特化的生殖肢。下分:
①后雄总目,生殖肢位于身体末端,与雌性交尾时只起扶助作用。包括:蟠马陆目和蛞形目。
②前雄总目,生殖肢位于第7体节。包括:绩马陆目、带马陆目、姬马陆目和畸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