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胫病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学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atroseptica (VanHall) Dye),属欧氏秆菌属中造成软腐的1个低温类型。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极少双连,周生鞭毛,具荚膜,大小为(1.3-1.9)微米× (0.53-0.60)微米,
革兰氏染色阴性。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灰白色,圆形。该菌适宜温度为10-38℃,最适温度为23-27℃,低于0℃或高于45℃即失去活力。
马铃薯黑胫病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植株茎基部和薯块。当幼苗生长到15-20厘米开始出现症状,表现植株矮小,叶色褪绿黄化,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茎基以上部位组织发黑腐烂,最终萎蔫而死。由于植株茎基部和地下部受害,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传导,造成不能结薯或结薯后停止生长并发生腐烂,且根系不发达,易从土中拔出。茎部发黑后,横切茎可见3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病轻的,只脐部呈很小的黑斑,有时能看到薯块切面维管束呈黑色小点状或断线状,重病株的病薯在收获时呈腐烂状。种薯染病腐烂成黏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
马铃薯黑胫病是通过种薯带菌传播,土壤一般不带菌。带菌种薯和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是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刀切种薯是病害扩大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在切薯块时扩大传染,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
维管束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随着植株生长,侵入根、茎、匍匐茎和新结块茎,并从维管束向四周扩展,侵入附近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分泌
果胶酶溶解
细胞壁的
中胶层,使细胞离析,组织解体,呈腐烂状。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种蝇的幼虫和线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到新长出的块茎上。无伤口的植株或已木栓化的块茎不受侵染。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
马铃薯黑胫病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气温较高时发病重,贮藏期间,通风不良,高温高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危害,往往造成大量烂薯。土壤黏重而排水不良的土壤对发病有利,黏重土壤往往土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不利于寄主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降低了抗侵入的能力;黏重土壤含水量大,有利于细菌繁殖、传播和侵入,因此黏重土壤、低洼地块发病严重。播种前,种薯切块堆放在一起,不利于切面伤口迅速形成木栓层,也会使发病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