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癌肿病
植物病害
马铃薯癌肿病是由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引起的、发生在马铃薯的病害。被害块茎或匍匐茎由于病菌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表皮常龟裂,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
病原特征
马铃薯癌肿病病原为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学名:Synchytrium endobitoicum (Schulbersky) Percival),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内寄生,其营养菌体初期为一团无胞壁裸露的原生质(称变形体),后为具胞壁的单胞菌体。当病菌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整个单胞菌体的原生质就转化为具有一个总囊壁的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大小47微米×100微米~78微米×81微米,内含若干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锈褐色,大小(40.3~77)微米×(31.4~64.6)微米,壁具脊突,萌发时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游动孢子具单鞭毛,球形或洋梨形,直径2~2.5微米,合子具双鞭毛,形状如游动孢子,但较大。在水中均能游动,也可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为害症状
马铃薯癌肿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地上部症状不明显,但严重高感品种地上部分也可以表现症状,地下茎基部、块茎、匍匐茎都可受害,感病部位细胞迅速增殖,长出肿大畸形。地下茎基部常形成较大的甚至包围整个茎基部的癌瘤。薯块若在早期受侵染,则整个幼薯变成畸形,形成癌瘤。较大薯块多从芽眼外表皮开始侵染,发展成增生组织,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小瘤,表皮龟裂。地下部的癌瘤初为淡白色,后逐渐变粉红色至黄褐色,最后变黑褐色易腐烂。地上部要在高感品种才表现症状,在主枝与分枝或分枝与分枝间的腋芽处及茎尖等部位,可长出形似花菜状的小癌瘤,初为绿色,后变褐腐烂。
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
侵染循环
初侵染源
传播途径
流行规律
病害发生、流行与环境条件和品种关系十分密切。环境条件中又以气候条件影响最大。此病多发生夏季冷凉、潮湿、昼夜温差大的山区,而温暖干旱的地区则一般不发生。癌肿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0~22℃,地面零厘米低温17~25℃,土壤相对湿度在45%时,休眠孢子囊萌发良好,相对湿度90~100%时,游动孢子释放最多,微酸性土壤适合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在种植前选用种薯量0.3~0.5%的含量为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种薯处理,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7.5千克/公顷进行灌根和制成毒土覆种可以取到较好的防效。
于出苗70%至齐苗期,应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如果水源困难,可分别在苗期和蕾期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喷雾一次,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50~60千克。另外,还可选喷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薯期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浇均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12:07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