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俗称夏疫病、轮纹病或干斑病,是由
茄链格孢引起、发生于
马铃薯的一种病害。此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叶片,也可侵染块茎。
马铃薯早疫病菌为
半知菌亚门真菌茄链格孢(学名:Alternaria solani(Ell.et Mart.)Jones et Grout.)。
菌丝暗褐色,在寄主的细胞间和细胞内生长。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束生,淡褐色,顶端色淡,有0~4个膝状部,1~7个隔膜,大小为30~3微米×6~8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淡褐色,单生,偶有二个串生,有4~9个横隔膜,0~4个纵隔膜,隔膜处有缢缩。孢身大小为46~96微米×12~16微米。嘴孢很长,淡色,大小为33~165微米×2~8微米。
分生孢子形成温度15~33℃,最适为19~23℃。27℃以上分生孢子形成就停止。分生孢子发芽最低为1~2℃,最高37~45℃,最适为26~28℃。至55℃5~10分钟分生孢子死亡。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叶柄、茎和薯块。在叶上病斑最初为褐色圆形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至近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清晰的同心轮纹,有时病斑外缘有较窄的黄色晕圈。病斑上可产生少许黑色霉状物。发病多时病斑可连接成不规则大形枯斑,使叶片局部枯死,严重时叶片全部枯死,但仍能看出有轮纹的病斑轮廓,因而易于与其他病害辨认,在茎或叶柄上病斑褐色,线条状,稍凹陷,扩大后呈灰褐色长椭圆形斑,严重时茎、叶可枯死。薯块受害后病斑暗褐色,不规则形,稍凹陷,但只侵害皮下稍许薯肉,呈褐色,干腐状。贮藏后常为其他微生物侵染而腐烂。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株上越冬,也可在病薯上在窖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侵染源,土壤亦是侵染源之一。在病残株上病菌即使在-35~-45℃下都可以存活,但在表面的分生孢子在-27℃下只能存活5天。病菌在土内15~20厘米处一年很少存活,土深10~15厘米病菌生存亦受影响,而在土表的病菌则仍能保持其生活力。第二年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般在马铃薯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生,经反复侵染逐渐蔓延到顶部,在开花前2~3周可出现症状,但一般蔓延很慢,到生长后期才蔓延快。
分生孢子侵染的温度5~26℃,最适温度12~16℃,而发病的最适温度24~30℃。同时潜育期长短亦与温度有关。25℃时仅2天,10℃和33℃分别延长为8天、7天,35℃以上病害不能发展。分生孢子发芽要求有80%以上湿度,最好有水滴存在,如在适温下仅35~45分钟可发芽,温度低(6℃)或高(34℃)发芽延长至1~2小时,但当相对湿度降低到55%发芽减少,侵染率也低。因此在7~8月雨季温湿度合适时易发病。若这期间雨水多、雾多或露水重,暴风雨次数多发病重。
品种间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但无免疫。有很多野生品种具有高抗性,可作为育种材料,如Solanumbalsii、S.curtilobum、S.jamesii、S.cutarthrum等。有学者认为马铃薯组织中形成的一种C14萜(Rishitin)和C15萜(Rubimin)的量多少与抗性直接有关。同时发现在苗期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中的含量明显不同,因而可作为抗性定的一种方法。
发病前可用25%阿米西达1500~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交替喷施预防,7~10天喷施1次,连续预防2~3次。发病后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喷雾,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上述药剂交替轮换使用,7天1次,视情况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