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贝内德蒂(Mario benedetti,1920年9月14日~2009年5月17日),
乌拉圭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早年经历坎坷,但他勤好学,凭个人的努力跻身文坛,成为乌拉圭“四十年一代”的重要作家。《情断》是贝内德蒂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品。
人物生平
1920年9月14日,生于
乌拉圭帕索·德·洛斯托罗斯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由于贫困,只念过几年中学,而后便打工谋生,做过速记员,一直坚持在业余时间写诗,1945年出版诗集《难忘的前夜》(La víspera indeleble),第一本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今天早晨》(Esta manana, 1949),写城市中产阶级问题。第一本长篇小说《我们之中的谁》(Quien de nosotros, 1953),表现了3个生活互相关联的人物的挫折。1954~1960年,他3次主编乌拉圭最有威望的《前进》(Marcha)周刊。他的《办公室的诗》(Poemas de la oficina, 1956)写得朴素而口语化,立即获得成功。描写城市日常生活中的悲喜剧故事的《蒙得维的亚人》(Montevideanos, 1959)出版后,他被认为是乌拉圭最有观察力的作家之一。1960年的日记体长篇小说《情断》(La tregua)令他大放异彩,一举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成为乌拉圭文坛“四五一”(Generación del 45)的中坚分子。1957年以记者身分第一次游历欧洲。 贝内德蒂政治立场左倾,终其一生坚定支持古巴革命。1959年,他前往美国旅行前,不得不对当局签署承诺,保证不刺杀美国总统。
《麦草尾巴的国家》(El pais de la cola de paja, 1960)是一本散文集,写出乌拉圭经济、政治和道德的没落。《谢谢你给的火》(Gracias por el fuego, 1965)是一部具有革命政治观点的长篇小说。1967~1971年,任职於古巴政府的国际文化机构。《古巴笔记》(Cuaderno Cubano, 1969)记录古巴生活的印象。《胡安‧安赫尔的生日》(El cumpleanos de Juan Angel, 1971)出版於墨西哥,是一本有诗意的自传体小说,反映了作者政治意识上的危机。
1971年返回乌拉圭,准备在未来大选中扶植一个左翼联盟,但由於1973年军人执掌政权,开始反动而黑暗的军人独裁统治,贝内德蒂逃离祖国,从此开始长达12年的流亡生活,辗转于
哈瓦那、
马德里、利马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乡愁和没有乡愁》(Con y sin nostalgia, 1977)是一本有关暴力与放逐生涯的短文集。
“人生如机器/没有答案/不得空闲……”贝内德蒂的诗歌句子短,容易读,有许多被谱成歌曲,传唱最广的一首,当属流行歌手华安·曼努埃尔·塞拉特作曲并演唱的反美歌曲《南方也存在》(El sur también existe)。
他膝下无子女。与他相守整整60年的太太露丝·洛佩斯·阿莱格雷已于2006年先他而去。
路透社说,到了晚年,贝内德蒂以其花白的小胡子和友善的圆眼睛,依然在乌拉圭广受欢迎。他经常与艺人一起外出表演,坐一把摇椅,捧一本大书,大声朗读。美联社的报道也写道,几乎每到午餐时间,贝内德蒂都会和兄弟劳尔、秘书阿维拉一起,到离家几步远的一家饭馆用餐,此地遂成蒙得维的亚一景点,仰慕者不断携书前来,看贝老,索签名。
2009年5月17日,贝内德蒂在
蒙得维的亚家中去世,享年88岁。乌拉圭政府宣布第二天为
全国哀悼日,并将其遗体移入国会大堂,开放瞻仰。巴斯克斯总统亦到场致哀,并称:“马里奥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死!”
乌拉圭文化部长玛丽亚·西蒙也表示:“我不认为我们失去了他,因为他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也向贝内德蒂的家人发去唁电,最后一句是:“在西班牙,带着痛苦思念他。”
古巴的《格拉玛报》使用了更为感性的标题:“字母们在哭泣(Las letras lloran)。”“痛苦和悲伤不会很快平复。”病体虚弱的葡萄牙大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若泽·萨拉马戈说,“这位伟大的乌拉圭诗人赠予我们的,不只是人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国家、城市或乡村中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他说,或许继续阅读贝内德蒂的意义就在于此。“噢,是的,一位属于全世界的诗人!”他说。
获得奖项
其著作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曾获国家文学家。其著作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曾获国家文学奖、西班牙索菲亚王后拉美诗歌奖和何塞·马蒂诗歌奖众多奖项。
其诗歌题材广泛,诗句美丽隽永,形象生动,想像丰富,许多诗朴实无华,朗朗上口,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俳句首首小巧玲珑,精美别致,三言两语,字字珠玑,为拉美诗坛增添了一道富有异国情调的风景线。
“字母们在哭泣”——这是古巴报纸报道乌拉圭头号大作家和诗人马里奥·贝内德蒂(Mario Benedetti)辞世时所用的标题。2009年5月19日,贝内德蒂在
蒙得维的亚中央公墓隆重下葬。作为乌拉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朋友们乐于叫他“马老大”(Don Mario)。虽然半辈子流离,但他十分多产,著书逾60种,包括诗歌、小说等,其小说以描写城市中产阶级生活见长,诗歌则在整个西班牙语世界被广泛传诵。
人物评价
他的出现,尤其是对蒙得维的亚城市生活的深刻描写,改变了
乡土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视为乌拉圭现代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他早年写蒙得维的亚中产阶级的道德虚伪和犬儒主义,流亡时写他们的乡愁、屈辱与对死亡的恐惧,晚年则继续以痛苦的回忆揭露独裁时期的黑暗,同时不忘嘲讽新一代的唯物质主义。
国内出版的贝内德蒂著作有《情断》(刘瑛译)、《马里奥·贝内德蒂诗选》和《让我们坠入诱惑:马里奥·贝内德蒂作品选》,其短篇小说亦在国内文学杂志中多有刊载。
马里奥·贝内德蒂经历坎坷,命运多舛,但一生相信理想,信奉自由,家庭,爱以及一切非流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