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1925-2011),1925年3月23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回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文汇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
人物简介
马达出生于1925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从家乡安庆逃难到上海,寄居在亲戚家中。在上海读初中时,马达就开始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1941年初
皖南事变发生,马达离开上海,来到新四军苏中根据地,当年加入共产党。1942年,苏中根据地创办油印的《滨海报》,马达被调到报社,由此开始了新闻从业生涯。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马达开始后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滨海报》《苏中报》《群众报》记者。马达在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中曾两次立功受奖。1952年任《
劳动报》总编辑、社长,1958年起到上海市委工作,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1977年,马达任《
文汇报》党委书记、总编辑。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积极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对新闻改革作了一系列创造性探索,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他主持工作期间,《文汇报》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最先报道话剧《于无声处》,刊登小说《伤痕》,为新时期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作出了贡献。离职休养后,马达同志仍然关心新闻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撰写了大量新闻理论和业务论文,为新闻改革贡献智慧。纵观马达新闻从业生涯,他创造了很多辉煌:曾在9张报纸工作,其中在5家报社任总编辑;担任总编辑时《文汇报》发行量达到170多万份高峰。
担任职务
上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上海社联常委、中国新闻学联合会副会长、全国记协理事、《当代中国》丛书上海卷副主编。
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兼职教授。
所获荣誉
1987年评定为高级编辑。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人物著作
早年写有大量新闻、通讯和专访文章,著有《工业战线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等。还从事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研究,著有《报纸的新闻改革》《关于新闻的指导性》(获上海市1979—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等论文。
另著有《马达自述——办报生涯六十年》《报苑耕耘》等。
人物事迹
1978年8月到10月《文汇报》在连续三个月间,刊登小说《伤痕》,推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一出普通工人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摇旗呐喊,领拨乱反正的风气之先,改变了现代历史。而主导这一切的正是马达。
拍板刊登小说《伤痕》
1977年9月底,马达作为“清查组”副组长进驻《文汇报》。那时的《文汇报》,被认定为“四人帮”的“帮报”。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正是发表在此报上,它成为张春桥、姚文元的喉舌,一篇又一篇社论被《人民日报》所转载。没有经历过1976年到1979年这三年的人,容易把中国从“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之间的社会进程想象得顺理成章、一马平川、万众归心。但这不是事实。事实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刚从腥风血雨中走出,心有余悸、噤若寒蝉。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全国的政治空气非常压抑,反映到报刊上便是一片沉寂。而已被任命为《文汇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的马达不甘心面对这片沉寂,他认为这将阻碍拨乱反正进程。思想如果禁锢,报刊将无所作为。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让《文汇报》精彩夺目地亮出立场。1978年8月,马达了解到,复旦大学出了一篇引起全校轰动的小说——卢新华的《伤痕》。马达嘱咐记者把那篇文章弄给他看看,并在阅读之后,果断地以一个版予以发表。小说发表后,被全国20多个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掀起
伤痕文学浪潮。
借夏征农之口谈“真理标准”
正当“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在上海却冷冷清清。在此背景下,《文汇报》先后向市委送过9篇阐述“真理标准问题”的理论文章,都被压下不准发表。1978年9月26日,复旦大学党委举办党员干部读书班,现场的党委书记夏征农不顾禁令在会上大谈“真理标准问题”讨年论的意义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马达灵机一动让记者根据夏征农的讲话写一则新闻,在征得夏征农的同意后,将此新闻放在《文汇报》头版刊出,并配以通栏标题《复旦大学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因为夏征农是一位有影响的老同志。新闻发表后,宣传部门负责人知道是夏征农让报纸发表的,就无话可说了。借夏征农这棵“大树”,马达还将虞丹写的《读马克思的一封信——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在同一天的《文汇报》上。《文汇报》由此打破了上海报坛的沉寂,成为在上海报纸上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先声。
《于无声处》响惊雷
话剧《于无声处》是《文汇报》文艺部记者周玉明发现并报道的。她写的通讯送总编室审阅,马达在阅读之后,提出要亲自看看这出戏,并流着泪看完了这部戏。马达知道,要把《于无声处》的报道做大做足,光凭一篇通讯是不够的。于是,在1978年10月21日刊登周玉明所写的通讯之后不久,《文汇报》刊发了由王家熙撰写的评论《寒凝大地发春华》,紧接着在10月28日,调动一切手段,几乎动用整张才4个版的报纸的全部版面资源,像专题号外似的宣传《于无声处》。其中一版发表消息和读者来信摘编,二版至三版刊登剧本(从10月28日到30日,一连3天用3个半版面登完剧本全文)。头版那个消息,顶天立地,竖立在一版右边,其主标题是马达冥思苦想了两个小时的成果:《于无声音处》响起时代最强音。《文汇报》对《于无声处》的宣传创造了诸多奇迹。它让一出普通工人创作的群众戏剧在短短一个月内有2700多个剧团同时排演,很快成为新中国话剧观众人次最多的一部戏,并因其政治意义被载入中学生历史教科书。就在话剧《于无声处》进京演出的那段时期,《文汇报》在全国范围内的发行量扶摇直上,从I978年初的40万份升到173万份。
马达的“三部曲”,不仅改变了《文汇报》过去的形象,更将该报带人前所未有的辉煌。而在报界,马达也赢得了“马大胆”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