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经义,男,生于1981年4月6日,四川绵阳人。文化学者,红学研究专家,
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中市红楼梦学会顾问。现任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教授,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已出版《中国红学概论》《
红楼文化基因探秘》《红楼十二钗评论史略》《从红学到管理学》《红楼论稿集》专著8部,发表红学论文60余篇,研究著述300余万字。
学术成果
1、2003年出版学术专著《红楼梦的梦幻结构学说》,创立了“梦幻结构学说 ”的新理论,并获得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梦的痕迹》。
3、2008年由
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60余万字的专著《中国红学概论》,系统梳理250年的红学历程,因其资料详实,学术思想独特,而享誉红学界。
4、2010年出版《
红楼文化基因探秘》,并首次提出“文化基因”概念。曾在国内各大院校巡回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一个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忠于内心并有所担当的青年学者形象。
5、2013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红楼十二钗评论史略》。
6、2015年出版学术专著《从红学到管理学》。
7、2017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红楼论稿集》。
8、2019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
获得奖项
1、2004年获得绵阳市第九次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 一等奖
2、2015年荣获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大赛四川省赛 二等奖
3、2016年荣获四川省高职研究中心首届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二等奖
4、2016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 一等奖
5、2018年被
四川省教育厅授予 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教师)
6、2020年获得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教学成果 二等奖
7、2021年获得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 二等奖(负责人)
主要论文
1、《红楼人物评论述略之妙玉》 发表于 《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5辑
2、《<红楼梦>作为人文素养课程的内容与体系研究》发表于《科教文汇》2016年第11期
3、《论红学研究的格局与意义》发表于《华西语文学刊》2015年第1期
4、《<红楼梦>中“二玉”与“二宝”的文化内涵》发表于《北方文学》2010年第9期
5、《孙桐生与<红楼梦>“甲戌本”研究》发表于《安徽文学》2010年第3期
6、《浅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发表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7期
7、《红学格局与<红楼梦>人文素养课程的内容探究》发表于《北方文学》2018年第9期
8、《论红学史研究的“四维三层”模式及意义》发表于《曹雪芹研究》2019年第2期
9、《论<红楼梦>研究的自然范畴及意义》发表于《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1期
社会评价
《绵阳晚报》:绵阳红学家——马经义
马经义认为,“红学”是划分现代与传统学术的分水岭,区别于任何学术。同时,“红学”是一个窗口,可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人性与学术的流变,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红学”中找到自己追问的关怀与内心安顿的方式,“《红楼梦》并不高深,也没有悬念,她融合了所有人的智慧,她传递的信息温暖而朴实。”
■记者 张登军 文/图
12月6日,马经义带着自己的最新著作《中国红学概论》回到绵阳。从17岁开始发表第一篇红学研究论文《<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开始,马经义和红学研究结缘已经整整10年时间。
10年间,马经义用自己年轻的思维,在枯燥而孤独的学术领域里跋涉,先后出版了《<红楼梦>的梦幻结构说》、《梦的痕迹》、《中国红学概论》三部著作,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从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红学研究专家。
逼出来的知识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曲《葬花吟》,马经义至今都能背诵。
马经义出生在盐亭县一个医学世家,3岁那年,喜欢古诗词的父亲就开始教他背诵《红楼梦》里的诗词,第一首就是《葬花吟》。当时,父亲马诚伟在盐亭县医院上班,母亲王华春在盐亭富驿镇医院上班,马经义随母亲在一起生活。由于工作忙,父亲每个月回一次富驿,首要任务就是给马经义布置一个月的背诵作业,并对前阶段的背诵任务进行检查。
“那时候,背诵诗词纯粹是被逼的,我只是把背诵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应付式的任务。”马经义对儿时的那段特殊经历至今记忆犹新,贪玩是他的天性。每到父亲即将回来时,他就会掰手指头算日子,而母亲总是要提醒他,应该温习了。在马经义看来,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宽容,对他后来的成长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直到十多年后,他在写作《中国红学概论》时,将母亲的宽容与他的成长总结为“为人处世的哲学,诠释了‘爱与成全’的关系”,父亲的严厉则是“奋斗与实现”的关系。
应付式的背诵,马经义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他开始有意识地阅读《红楼梦》,兴趣渐生,背诵也不再是“应付式的任务”,而是一种知识上的拥有。到初中三年级,《红楼梦》里的所有诗词,马经义都能背诵完毕。
在后来的“红学”研究写作中,扎实的诗词基础,让马经义省去了很多时间。即使在讲座中,很多诗词他都能随口背出,一字不差。
关于梦的断想
直到今年,马经义的父亲马诚伟也没有想到,自己对儿子的严厉,会造就出一位中国最年轻的红学研究专家。马经义则认为,是父亲强迫他练就的“童子功”,成就了他的未来。
进入高中,马经义已将一本《红楼梦》先后读了八次,多数章节都能够完整背诵。那时候,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小说内容与诗词,开始对《红楼梦》的内容与结构进行思考,并尝试着阅读国内红学研究专家的著作。他接触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是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梁归智先生的《石头记探佚》。在这本书中,梁归智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残书。
“《红楼梦》是否是一本残书?”在读完《石头记探佚》之后,马经义一直在想,究竟是曹雪芹将书稿遗失了,还是没有写完?1997年10月的一个周末,马经义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6点起床背英语,母亲叫醒他时,他在做梦。几分钟后,他想继续将梦做完,但无论怎样也不可能。那一刻,他的脑子里突然一个灵光,“既然梦不可能做完,那《红楼梦》的结尾,会不会就像梦一样?”
“《红楼梦》一直与梦有关。”在《红楼梦》前80回里,曹雪芹共写了12个梦,每个人的命运都在梦里。因为做梦而产生的《红楼梦》“梦幻结构”的思路,让马经义兴奋不已,“梦不可能结尾,也不完善。或许,《红楼梦》并不是没有写完,其结尾原本就是如此。”
1998年2月,经过多方考证,马经义写成了一篇论文《<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后,寄给当时的《绵阳日报·星期天》。主编文然收到这篇文章后,惊奇不已,不相信这篇文章是出自一名中学生之手,当即与马经义面谈交流。4月12日,《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小人物置疑大权威——中学生马经义提出<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见报,并配发编者按。5月8日,文然先生撰写《绵阳学生“梦”红楼》一文在四川日报发表,引起国内红学界的关注。随后不久,绵阳市文联、绵阳社科联等单位专程就此联合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
那一年,马经义刚刚17岁。
艰难的红学路
2002年10月,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一次学术讲座上,四川大学三年级学生马经义登上了讲台。台下,多数是已经初有成就的博士研究生,有的是学术界颇有声望的专家。
那一次,马经义所讲的,还是《<红楼梦>的梦式结构说》。
2000年,马经义考入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当时,针对全国各地的学术思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特地面向全国组织了一次大型学术讲座,征集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参加。因在“红学”研究方面的成绩,马经义的辅导老师钱臣林极力推荐他参加。
这次讲座是马经义“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他准备了一个月。当时,马经义是参加讲座人员中惟一的本科生。或许是出于好奇,教室里挤满了人。讲座结束后,一位老师当场发问:“红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对这一问题,马经义想不起是如何回答的,但这位老师的问题,激发了他写作《<红楼梦>的梦幻结构说》专著的想法。
2004年,当马经义大学毕业时,15万字的《<红楼梦>的梦幻结构说》完稿,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也正因为如此,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生马经义被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破格录用为教师。在从教期间,马经义又开始创作囊括中国“红学”250年的鸿篇巨制——《中国红学概论》。
先后查阅330余部文献,2006年又考取西南交大研究生,学习与创作时间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经过两年半的努力,2007年夏天,马经义创作的60余万字的《中国红学概论》完稿。这是迄今为止涉及红学面最广、最成体系的红学史论著。在这部书中,他打破了以往权威专家的研究格局,将250年“红学”研究分成内核篇、内学篇、外学篇、流派篇四大版块。
然而,出书并不顺利。一名80后的年轻人写出红学著作,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甚至不可理解的事情。他先后将书稿寄给多家出版社,都石沉大海。今年12月,《中国红学概论》最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期间的波折,马经义感慨万端,“可以说经历了千般磨难。”
红学里的人生
2008年12月4日,手捧刚走出印刷厂的《中国红学概论》,马经义忍不住掉泪了。充实与迷茫,是他那一刻内心的真心写照,他反复地问自己,“我明天做什么?”
从10年前发表第一篇论文至今,马经义用坚持造就了自己对知识的忠诚。为此,他放弃了很多,将“红学”视为自己的全部,也有人称之为“不务正业”。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坚持,在于从“红学”中看到了一个人本身应有的责任,这责任是文化传承的责任,“把前人的文化接下来,再传下去,这是一种解读《红楼梦》的方式,让我找到了让自己骄傲的一面,找到了自信的来源,这是一种富裕。”
“《红楼梦》不是红学,只是引子。”马经义认为,“红学”是划分现代与传统学术的分水岭,区别于任何学术。同时,“红学”是一个窗口,可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人性与学术的流变,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红学”中找到自己追问的关怀与内心安顿的方式,“《红楼梦》并不高深,也没有悬念,她融合了所有人的智慧,她传递的信息温暖而朴实。”
《绵阳日报》:马经义 十年跋涉红学路
(绵阳日报2008年12月12日)
马经义今年27岁,10年前,正读高二的马经义就以《<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一文闯入红学界,因其观点新颖,语惊四座,在四川红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后来,马经义先后出版了《<红楼梦>的梦幻结构说》、《梦的痕迹》、《中国红学概论》三部共100多万字的红学著作,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红学研究专家。
逼出来的天赋
马经义出生于盐亭县的一个医学世家,父亲马诚伟对古诗词情有独钟。3岁那年,还不知《红楼梦》为何物的马经义便在父亲指导下学背《红楼梦》诗词中林黛玉的《葬花吟》。马经义还记得当时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每月只能回家一次,但每次回来,必定检查他对红楼梦诗词的背诵情况,每次去上班的时候,也会给他布置下一阶段的背诵任务。父亲特地为他买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每次都会让他把背过的红楼梦诗词记在本子上。有一次,趁父母不在,他将记下诗词的本子撕掉,在后面的空白页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父亲发现后,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那时候,背诵诗词是被逼的,每次都把它当成任务来完成。”马经义对儿时的那段背诗词经历记忆犹新。还记得每次计算着父亲快回来的时候,他都会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母亲也总是要提醒他:父亲快回来了。这种近乎“痛苦”的应付,一直到初中一年级。进入初二后,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他开始有意识地阅读《红楼梦》,渐渐地,竟不知不觉钟爱上了这部古典名著,对它的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背诵那些诗词也不再是完成任务。到初中三年级,《红楼梦》里的所有诗词,他都熟背了好几遍了。
17岁震惊红学界
读高中后,马经义开始对《红楼梦》的内容及结构进行思考,并读遍了国内红学专家的著作。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学术专著是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梁归智先生的《石头记探佚》。在这本书中,梁归智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残书。读完这本著作后,“《红楼梦》是否是一本残书”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他。马经义一有空脑子里就在想:是曹雪芹将书稿遗失了?或者根本就已经写完了?
1997年10月的一天,马经义在梦中被母亲叫醒,他的梦并没有做完,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红楼梦》的结尾,会不会就像人做梦一样?”马经义深入细想,认为“《红楼梦》一直与梦有关”。他认为,在《红楼梦》前80回里,曹雪芹共写了12个梦,每个人的命运都在梦里。因为做梦而产生的《红楼梦》“梦幻结构”的思路,让马经义兴奋不已,或许,《红楼梦》并不是没有写完,而是作者采用了梦的结构!1998年2月,17岁的马经义将自己的看法和质疑写成了一篇《<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的论文,寄给绵阳日报社。副刊主编文然不敢相信该文出自一名中学生之手,当即与马经义面谈。当一切得到证实后,文然惊喜不已。4月12日,题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小人物置疑大权威——中学生马经义提出<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见报,并配发编者按。5月8日,文然先生撰写了《绵阳学生“梦”红楼》一文在四川日报发表,一时间,有人说他妄断红学,有人说他观点新颖,也因此引起国内红学界的关注。随后不久,绵阳市文联、绵阳市社科联、
绵阳师范学院等单位专程就此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
漫漫红学路
2000年,有着“狂妄小子”之称的马经义考入四川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02年10月,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了一次大型学术讲座,征集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参加。因有在“红学”研究方面的成绩,马经义在其辅导老师钱臣林的极力推荐下,登上了中国最高学术领域的讲台,而参加此次讲座的,大多是有所成就的博士研究生,或是学术界声望不菲的专家,他是全国惟一一个大学本科生。
2004年,马经义一部15万字的《<红楼梦>的梦幻结构说》完稿,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了国内外红学专家的高度关注。也正因为如此,本科毕业后,马经义被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破格录用为教师。
在教学的业余时间,马经义又开始创作囊括中国“红学”250年宏篇巨著的《中国红学概论》。为了完成这篇著作,他先后查阅了330多部文献资料,并整理成文字,在创作的两年半时间里,《红楼梦》成了教课外的一切。2007年夏,一部60余万字的《中国红学概论》(上下两册)完稿。在这部书中,马经义打破了以往权威专家的研究格局,将250年“红学”研究分成内核篇、内学篇、外学篇、流派篇四大板块。
今年12月,《中国红学概论》经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式与读者见面。
(绵阳日报:记者彭雪 实习生白金炀文/图)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