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文学
文学领域术语
马来西亚文学,文学领域术语。
概括
马来西亚新文学的发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期标准,可分为战前、战后、独立以后3个时期。
战前时期
马来文学在殖民主义的摧残下,发展十分缓慢。直至19世纪阿卜杜拉(1796~1854)的传记、游记等作品问世,马来文学才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此后,马来文学又有半个多世纪的沉寂。20世纪初,中东掀起伊斯兰教现代化运动,马来亚一些宗教知识分子在它的影响下,创作文学作品,抨击宗教保守势力,反映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曾当过寥内王室随从的谢德·谢赫·宾·阿勒哈迪和文书出身的阿赫马德·宾·穆罕默德·拉西德·达鲁是这时期马来新文学的代表人物。谢德于1925年改写了一部以阿拉伯国家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法丽达·哈努姆》(1925~1926),塑造了一个争取个性和思想解放的妇女法丽达的形象,表现妇女要求解放的主题。阿赫马德·达鲁于1928年创作的以马来亚本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她是莎尔玛?》,同样描写敢于摆脱封建势力束缚的新女性,它通过社会冲突展示人物的性格,在表现妇女争取自由解放方面,较之前者进了一步。 30年代,民族新闻事业以槟榔屿和新加坡为中心,有了很大发展,短篇小说也应运而生。阿卜杜勒·卡贾伊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马来亚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改变落后社会状况的愿望,有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这一时期,哈伦·阿米努拉锡创作的长篇爱情小说《吉隆坡的茉莉花》(1930)歌颂了马来亚青年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立志改革社会的理想。阿卜杜拉·西迪(1913~1973)的长篇小说《让我们战斗吧!》也属这类作品。
30年代末,马来文学开始显露反殖民主义的色彩。伊萨·哈吉·穆罕默德是这时期著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大汉山男儿》(1937)勾画了两个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贪婪嘴脸,表达了马来亚人民对他们的憎恨。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疯子玛特勒拉之子》(1941)明确揭示殖民主义者的到来是马来亚社会贫穷的根源。伊萨于1967年获得“文学战士”称号。
马来亚诗人朋谷受印度尼西亚诗歌发展的影响,于1934年发表诗 5首,是为马来新诗的发轫。马来新诗仍受旧式民歌“板顿”、“沙依尔”诗的影响,格调低沉,感情缠绵,但却包含新的时代和社会内容。新诗或者对民族贫困和社会的不平发出哀叹,或者流露对乡土的眷恋,表达对祖国的赞颂,并开始迸发出要求独立的呼声。如朋谷的《叹息》、阿布·萨玛的《我的祖国》、乌姆巴的《祖国的呼声》等。战前的马来文学已表现出民族主义的精神,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要求改革社会、摆脱愚昧和拯救国家的热忱。
战后时期
随着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在印度尼西亚文学发展的影响下,马来文学开始进入发展的新时期。1950年8月,作家哈马扎(1927~)、马苏里(1927~)、马斯(1924~)、罗斯美拉(1927~)、季米·阿斯马拉(1921~)等在新加坡成立了“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亦称“五十年代派”。他们的宗旨是“发展和提高马来亚文化与文学”,“进行文学革新”。他们中的多数在“为社会而艺术”的口号下从事创作活动,作品大多反映战后马来亚社会的贫困和劳动人民的怨恨,同时也表现革命者争取国家独立的决心,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有“被压迫者文学”之称,在马来西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十年代派”的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歌居多,著名的有克里斯·玛斯的短篇小说集《前仆后继》(1963),乌斯曼·阿旺的短篇小说《心声》(1963)和诗集《浪潮集》(1961)、《刺与火》(1967)、《天边》(1971),马苏里的诗集《时局的色彩》(1962),克里斯·玛斯等9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合集《鲜花怒放》(1959)等。
在“五十年代派”作家之中,哈马扎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未形成主流,他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家是我的世界》(又名《私生子》,1951)偏重于艺术技巧,有唯美主义的倾向。
独立以后时期
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政府推广马来语,鼓励文艺创作。在“五十年代派”的影响下,出现一批新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描写底层社会的贫困,帝国主义的奴役以及现代建设和种族融合等。1958年以后,马来西亚语言图书局举办文学创作竞赛,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阿·萨玛德·赛义德的长篇小说《莎莉娜》(1961)是一部获奖作品,它的出版标志着当代马来西亚文学走向新的繁荣。小说描写一个少女被日本帝国主义者侮辱而沦为妓女的遭遇,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带来的祸害。作者获得“文学战士”称号,并于1979年在泰国获东盟文学奖。夏嫩·阿赫玛德的长篇小说《满路荆棘》(1966),描写一个 9口之家的农户遭遇天灾的痛苦经历,作品获得文学奖,作者亦获“文学战士”称号。其他获奖的长篇小说还有哈山·阿里(1928~)的《流浪汉》(1964),阿雷纳·瓦蒂(1925~)的《环》(1965)、《人质》(1971),伊卜拉欣·奥玛尔(1936~)的《偏僻的村庄》(1964),卡蒂佳·哈西姆的《白鸽又在飞翔》(1972),阿卜杜拉·侯赛因(1923~)的《连锁》(1971),安哇尔·里查万(1949~)的《艺术家的最后光阴》(1979)等等。
这时期的短篇小说有18家作品选集《对抗》(1968)和17家作品选集《奖》(1972),汇集了4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作品60篇,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优秀短篇小说之大成。诗歌方面,50年代末期出现“朦胧诗派”,追求形式主义的美,内容晦涩难懂,其代表人物有扎查里(1930~)、努尔 (1933~)、阿明(1929~)等。这时期诗歌创作的主力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五十年代派”诗人,如乌斯曼·阿旺、马苏里等,以及新成长起来的一批院校诗人,如加西姆、阿赫马德(1933~)、格玛拉(1941~)、瓦哈卜·阿利(1941~)、基哈蒂·阿巴迪(1938~)等。院校诗人的作品在题材方面有新的开拓。60年代中期出现标榜不落任何流派窠臼的三诗人──拉迪弗·默希丁巴哈·扎因穆罕默德·哈吉·沙勒,他们的诗歌创作和文艺思想在70年代以后的马来西亚诗坛有一定的影响。拉迪弗·默希丁的《湄公河》(1972)、巴哈·扎因的《真情之延宕》(1973)、穆罕默德·哈吉·沙勒的《有识者游记之二》(1975)等都是风靡一时之作。1979年出版的诗集《时代小桥》,汇集了从30年代至70年代马来西亚著名诗人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色。
马来西亚的剧本创作,在60年代已由传统的“邦沙万”剧发展到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现代剧。加拉·迪瓦塔(1925~)的《瓦顶与沙峨树叶的屋顶》(1963),乌斯曼·阿旺的《从星星到星星》(1965)、《肯尼山上的客人》(1968),加拉姆·哈米迪的《厄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剧作。剧作家萨哈罗姆·侯赛因(1919~)创作的历史剧《丹戎布德里的驼子》(1960)也是在马来亚地区颇具影响的优秀作品。
参考书目
Drs.Li Chuan Siu, Ikhtisar Sejarah Kesusasteraan Melayu Baru, 1830~1945,Penerbitan Pustaka Antara.
Drs.Li Chuan Siu, Ikhtisar Sejarah Pergerakan Dan Kesusasteraan Melayu Moden, 1945~1965,Pene-rbitan Pustaka Antara.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0 19:14
目录
概述
概括
战前时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