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广,1956年8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曹县东关,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中国前男子举重运动员。
早年经历
1956年,马文广出生于山东省曹县一个回族贫农家庭,家中姊妹多,劳动力少,家庭生活困难。从5岁起,他开始跟着爷爷练武,练到15岁,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样样拿得出手,同时也练出个好身体和一身的力气。1972年,他从
曹县第一中学毕业后,考进山东省体重队。
职业生涯
崭露头角
1973年,马文广参加全国举重比赛,获得青少年组75公斤级第三名。1974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举重比赛,首次获得男子75公斤级冠军。1975年,首次代表中国队赴缅甸参赛。1976年初,入选中国国家举重队;同年4月,参加在泰国举行的亚洲举重锦标赛,获得男子75公斤级总成绩亚军。1977年5月,在伊拉克举行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中,获得男子82.5公斤级总成绩第一名,成为亚洲举坛新霸主;10月,在西德举行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获得第9名的成绩。
亚运摘金
1978年,在泰国举行的
第八届亚运会上,马文广获得男子举重82.5公斤级挺举金牌。1979年,他带伤参加
第四届全运会,获得男子举重90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1980年9月,在上海国际举重邀请赛中,他挺举起192.5公斤,成为当时亚洲举得最重的人,逼近世界挺举的最高水平;同年10月,在美国夏威夷州举行的美洲杯举重大赛中,他名列90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榜首。1982年,在印度举行的
第九届亚运会上,获得挺举和总成绩第一名。1983年,
第五届全运会,他获得挺举和总成绩两枚金牌。
迎战奥运
1984年2月,马文广赴苏联进行学习训练,受到苏联专家肯定;同年9月,
洛杉矶奥运会,他在腰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上阵,举起195公斤,名列第六,跻身于世界挺举强手之列。1985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优秀举重选手对抗赛中,他被评为唯一的最佳运动员。1987年,
第六届全运会预赛中,他以196.5公斤的成绩打破90公斤级中国全国纪录,并夺取总成绩冠军,时年31岁,为参赛年龄最大者,因而轰动举坛;同年10月,
第六届全运会决赛中受挫,右肩韧带断裂,从此结束运动员生涯。
转型发展
1988年,马文广退役后,从中国国家举重队回到山东,开始走上体育管理岗位。1988年至2001年,曾担任山东省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及山东省体委副主任,其间赴省委学校学习一年。在他任职山东省体系副主任期间,山东省体育成绩从中国全国第12位提升到第3位。
2001年,马文广调任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主管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和拳击等项目。2004年,雅典奥运会,该中心共获得9枚金牌。2005年,该中心被拆分为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和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马文广留任举摔柔中心主任之职。2008年,北京奥运会,该中心获得12枚金牌,其中举重队史无前例地获得8枚金牌。2009年,马文广凭借任期内的良好业绩,成功获得该职位连任。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摔柔中心收获5枚金牌。这是他入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后,第三次率领举重、摔跤、柔道参赛。期间,马文广走上国际舞台,成功当选国际举重联合会秘书长,成为跻身国际单项组织核心团队的中国第一人。他还提出“大举重”的概念,中国举重协会也逐步恢复“对外”的窗口。
2013年9月,马文广卸任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职务,调任中国
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2017年2月14日,马文广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免去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职务,正式退休。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马文广在中国国家举重队时,经常约山东籍队员一起吃饭集会。在一次集会时,他看上了来自山东济南、中国国家游泳集训队的姑娘
姚颖,之后便主动追求她,最终两人结成夫妻。婚后,夫妻二人分居两地,各自忙于工作,很少见面。直到2001年,马文广从山东调到北京,才结束长达十几年的两地分居生活。他们在训练局附近安了家,但大多数时间,他们还是分别住在一南一北两幢运动员公寓里,和队员共处的时间比夫妻相聚的时间还长。但他们夫妻感情融洽,姚颖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马文广买的。
他们的女儿
马晨菲自幼受妈妈影响,13岁开始学习游泳,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后成为中国国家游泳队队员。因伤退役后,马晨菲进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深造。
学习生活
1985年,马文广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函授部。1987年,考入山东体育学院本科班。1989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进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学校学习一年。
生涯数据
获奖记录
社会活动
社体活动
社会任职
社会评价
马文广是从曹县走出去的体育精英,称冠中国举坛11年,称雄亚洲10年,曾56次打破中国全国纪录,18次刷新亚洲纪录,被誉为举重“奇才”。他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体育人才,成为中国举重队的领军人物和力量担当。无论走到哪儿,遇到再强劲的对手,马文广都是一身正气,有着菏泽人的精气神。从运动员、教练员到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再到亚太地区举重联合会主席,马文广一步步实现着人生的蜕变。他担负着组织协调65个国家的举重项目的职责,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体育舞台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荷泽日报评)
从优秀的战士到优秀的将军,在举重领域马文广就是这样的人。马文广对举重的领悟精辟到位,他主管重竞技之后,中国举重队在雅典奥运会上收获5金,在北京奥运会上收获8金1银。他功勋卓著,担任中国举重协会主席的同时,又当选国际举联秘书长。虽然马文广不担负中国举重队的一线教练事务,但在自己的事业里能做到马文广这种境界的,可谓凤毛麟角。(搜狐体育评)
人物争议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国家举重队参赛名单公布后,两届世锦赛48公斤级冠军
田源炮轰选拔机制有问题;而在52公斤级派出实力并不是最强的小将
周俊参赛,结果周俊三次试举全部失败,创造奥运会最差战绩;男举两个级别爆冷无缘金牌,众多问题一度让举摔柔中心被推至社会舆论的中心,尤其是湖北队周俊的参赛引发外界对举重中心暗箱操作的质疑。作为举摔柔中心“掌门人”的马文广,把周俊零分现象归结为竞争选拔机制,称它就只能这样;而对于“
吴景彪痛苦道歉”这个场面,马文广则归结于“经验主义作祟,盲目乐观抬头”。至于哈萨克斯坦两名前中国队选手夺取两枚奥运会金牌的事情,马文广则并没有给出解释。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马文广的表现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他最终被调离举摔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