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
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长恨歌》和《石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
安史之乱。它们一以
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林和靖似乎以为老鼠不到他家里,是因为他家里穷,而不直接承认这是
猫儿捕鼠的功劳,这也许是写诗的时候故作波澜之笔,并非真意。但是,他看到
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却并不责怪,这恰恰表明他确实懂得了养猫的作用。但也有人说他是借猫来嘲讽贪官污吏的。
林逋(968—1028),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君复。少时多病,终身未娶未仕。早年曾漫游于江淮一带,大约四十岁后,隐居于杭州
西湖孤山,据说二十多年足迹不至城市,种梅养鹤为伴,人称“
梅妻鹤子”。当时名声很大,士大夫争相结交拜访。宋真宗闻其名,诏赐粮食帛匹,还命地方官优加劳问。死谥“和靖”,世称“和靖先生”,葬西湖孤山。南宋时在其居处建祠纪念,每逢清明节杭州人前往游玩,形成风俗。如今和靖祠仍是西湖重要游览景点。
在宋代,
林逋的
诗歌与他的隐居同样有名。宋初诗坛承晚唐五代余绪,山林诗人仍有很大的阵容,其中一部分是僧侣诗人,即所谓“诗僧”;另一部分则是隐士,以
林逋、
魏野为代表。
林逋的诗,除一些应酬赠答之作外,主要歌吟隐居生活,表现远俗闲适的情趣。如他在《
深居杂兴六首》
诗歌小序中所说,多“状林麓之幽胜,摅几格之闲旷”。艺术上则长于以小巧细碎的笔法描摹湖山景物,风格清淡,意趣萧散高远,颇得时人称誉。范仲淹、
梅尧臣、
欧阳修、苏轼等人或对他的隐士之风,或对其清淡诗格,表示过赞美之意。
天宝十四年(755年)
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
范阳即幽州,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冀州。“冀
马燕犀动地来”即是说此事件。犀,犀利,指刀剑兵器。逃难路上,六军威迫唐玄宗下令缢死了“红粉”
杨玉环。762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所以说他“自埋红粉自成灰”。
杨贵妃佳人绝色,明皇认为她能“倾国倾城”,以至放心地“从此君王不早朝”。果真如此,危难来时只要玉环使个媚眼,何愁安禄山不“倾马倾人”,何必路经
马嵬仓皇逃难?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
莫愁。
首、颈两联引白居易《长恨歌》典故,无需赘述。颔联说逃难中被迫一切从简,只听得见军中打更的梆子声,没有人再来说“Good morning”叫早。鸡人,官名,大祭祀夜呼旦(喊“天亮了”)以警起百官。尾联用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
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
阿侯……”,说做了四十八年皇帝的
李隆基之有
杨玉环还不如卢家有
莫愁女。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
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