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镇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辖镇(已撤销)
马家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地处成都市北部,新都区西北部,东连新都镇、成都市青白江区,南界新都镇斑竹园镇,西邻斑竹园镇,北接新民镇、军屯镇。区域总面积24.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马家镇辖区户籍人口26525人。
历史沿革
战国,属古蜀国王都新都。
宋,属利水乡。
清初,属普利乡。
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马家镇,属新都县第七区。
1949年,改马家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92年9月,乡改镇。
2019年12月,撤销马家镇,原马家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斑竹园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马家镇辖石坝、林泉、升庵、双龙、北星、锦城、骊园7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19年10月,马家镇辖2个社区、5个行政村:石坝社区、林泉社区、骊园村、升庵村、锦城村、双龙村、北星村。镇人民政府驻升庵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家镇地处成都市北部,新都区西北部,东连新都镇、成都市青白江区,南界新都镇斑竹园镇,西邻斑竹园镇,北接新民镇、军屯镇。区域总面积24.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家镇地处岷江冲积扇平原的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
马家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温暖,雨量充沛,温湿同季,水热同步,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2℃,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5.4℃,极端最低气温-7℃(2004年1月);7月平均气温25.8℃,极端最高气温36.1℃(1997年9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4℃。无霜期年平均279天,最长320天,最短25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14.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57.4毫米。
水文
马家镇境内天然河流源于都江堰支流清白江的常乐、杨柳两堰和锦水河的天生堰。
自然灾害
马家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春季的“倒春寒”、夏季的暴雨和大风灾害等。最严重的一次“倒春寒”发生在2004年3月4~5日,北方强冷空气侵入,降温9.4℃,最低温度-7℃,造成水稻“烂秧”,直接影响大春生产;最严重的一次夏季暴雨发生在1981年7月12~14日,降水量309.3毫米,造成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大风危害发生在1994年7月27日,风力7~8级,大风吹倒农作物,影响产量。
自然资源
马家镇有农业耕地面积22502亩。
人口
2011年末,马家镇辖区总人口256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006人,城镇化率27.4%。另有流动人口2573人。总人口中,男性12611人,占49.3%;女性12989人,占50.7%;14岁以下2534人,占9.9%;15~64岁20065人,占78.4%;65岁以上3001人,占1.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5570人,占99.9%;羌族11人,土家族5人,蒙古族4人,侗族4人,回族2人,藏族2人,满族1人,彝族1人。2011年,马家镇人口出生率7.7‰,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24人。
截至2017年末,马家镇辖区常住人口26790人。
截至2019年末,马家镇辖区户籍人口2652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马家镇财政总收入6872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8万元,比上年增长41.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727万元,增值税231万元,企业所得税82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703元,比上年增长39.1%。
截至2019年末,马家镇有工业企业93个,其中规模以上有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39个。
农业
2011年,马家镇农业总产值1.9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马家镇生产粮食1.5万吨,其中水稻1.1万吨,小麦0.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川芎、大蒜、食用菌、蔬菜,油菜种植面积7809亩,产量1226吨;川芎产量51吨;大蒜产量945吨;食用菌产量73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马家镇生猪年末存栏8179头,牛年末存栏39头,家禽饲养量8.8万羽。
工业
马家镇以食品、印刷包装、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马家镇有工业企业67家,职工5782人;工业总产值1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8%。
商贸
2011年末,马家镇有商业网点234个,职工78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1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马家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各项贷款余额9340万元,比上年增长95.3%。
邮电业
2011年,马家镇邮政业务总量12万元,其中纯收入2.5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2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马家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504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1所,在校生1056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46人,专任教师5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马家镇教育经费(公办)1078.3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926.5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809.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2.3%、14.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5.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马家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个;各类图书室7个,藏书1.8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成员200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马家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5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5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9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马家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7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11年,马家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户,人数215人,支出55.5万元,比上年增长6%,月人均215元;城市医疗救助2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人次,共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7户,人数7096人,支出87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03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社会福利费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3%;敬老院1家,床位100张,收养农村五保97人。社区服务设施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5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3万元,使12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2万人,参合率8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8万人,参保率99%。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马家镇有邮政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1360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60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6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2.5%;移动电话用户8119户;宽带接入用户2000户。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马家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14万立方米;排水管道2490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马家镇镇区有绿化面积2.7公顷,绿化覆盖率31.9%。
交通运输
2011年,马家镇境内有县道新新公路、新军公路;宝成铁路过境,境内长0.8千米;成德大道纵贯境内南北境内长4.2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马家镇因街道布局呈“马”形而得名。
文物古迹
白螺泉位于新都马家镇白螺村。泉塘绿树成荫,碧水荡漾,淙淙的天然泉水清醇甘甜,为“四川名泉”新都区文物保护点。关于白螺泉清嘉庆《四川通志.兴地》曾有记载。白螺泉有石碑二通:《白螺泉创修庙宇碑记》、《重修白螺泉记》。清诗人傅荐之《白螺泉诗》云:沧海溶缨歌孺子,兰亭载酒契羲之。何如此地螺泉水,胜似域南鲁国池。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马家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20 13: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