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汉(1884.03.30-1907.08.24),原名纯昌,字子畦,别号宗汉子。
辛亥革命先烈。浙江
慈溪宗汉人。
马宗汉原名纯昌,字子畦,别号宗汉子,华夏先烈。1884年3月30日生,今宗汉街道
马家路村人。其祖父和父亲均
任侠好义,在当地颇有声望。马宗汉幼年受家庭熏陶,爱憎分明,见义勇为。15岁那年,马宗汉入达善学堂读书,随着知识面的开阔,对当时政府腐败、列强侮国痛心疾首,常引吭高歌
岳飞的《
满江红》,以抒发报国壮志。为推翻满清,他除坚持学习外语,还每日锻炼身体,兼习英语,从小就展示了他不同寻常的抱负。
1902年,马宗汉考入浙江高等学堂,结识了不少热血青年。1904年,他勉强遵从祖父和父亲之命,考取秀才,但矢志革命的决心促使他对仕途一无兴趣。归来后在三山学堂任教二年,其间,他多次购买革命书刊,在学校和家乡散发。当时反清救国的革命风潮已逐渐形成,
秋瑾、
徐锡麟等人的革命行动使马宗汉夜不成寐。1905年9月,他听说徐锡麟在绍兴创办了
大通学堂,就前去拜会,并由徐介绍参加了
光复会。1906年1月,他又与徐锡麟、
陈伯平一起东渡日本,学习军事,后因清政府驻日使馆的阻挠未成,于5月份回国。
1907年初,马宗汉得知
徐锡麟已按计划捐得安徽道员,打入了清政府内部,极为振奋。曾连复两信,表示“准于阴历正月赴皖。”后因病延期至6月10日,才和陈伯平一起从上海溯江而上。两人到达安庆,徐锡麟已升任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会办,并与
秋瑾约定于7月8日皖、浙两地同时起义。马宗汉到皖,使徐锡麟
如虎添翼,大家马上分头去做起义的准备工作。6月22日,马、陈奉徐之命,赴上海与秋瑾作最后磋商并采购武器。马宗汉和
陈伯平于7月5日回到
安庆,徐锡麟告知他俩,起义时间提前,就在明天。马宗汉知道其中的变故肯定突然,也没多问原由,只是将起义的一切准备工作又重新作了商量。
1907年7月6日上午8时许,
安徽巡抚恩铭应
徐锡麟之邀前来参加巡警毕业典礼,随行的有
藩台冯熙和
臬台毓贤等一批地方官员。待一批官员坐定、学生列队入场后,徐锡麟即向恩铭说:“回大帅,今天有革命党起事。”未待恩铭反应过来,徐即向
恩铭连开数枪。这时,马宗汉和
陈伯平也冲入会场,拔出手枪打了起来。然而,恩铭因10天之前就接到密报,说有革命党人造反,所以这几天特别的小心,在来巡警学堂前,都有周密部署,枪声一响,大批清兵便迅速关上了城门,一部分前来学堂围捕。徐、马、陈三人见势危急,便奔出学堂,在一小孩指引下,翻墙抄近路来到了
军械库。徐锡麟要陈伯平守前门,马宗汉守后门,自己与三十几名学生去取库内枪炮,准备与清兵决一死战。怎奈这些枪炮都没有装子弹的机铁,所以不能使用。从中午12时一直坚持下午4时,
陈伯平战死,学生也死伤多人,但清兵却因有重赏而继续猛攻,形势万分危急。马宗汉建议放火烧掉军械库,与清兵同归于尽。
徐锡麟考虑到弹药军火会发生爆炸,殃及居民,于心不忍,所以没有同意。不多时,军械库门被攻破,徐锡麟当场被捕。这时,马宗汉已经从后门突围,在群众的掩护下躲在附近的一口枯井内。清兵搜捕甚急,马宗汉不忍连累无辜百姓,从井内跃出,亦被清兵抓去。马宗汉被捕以后,受尽酷刑,于1907年8月24日在狱中被杀,年仅23岁。
马宗汉牺牲后,
蔡元培、
陶成章等反清斗士都曾撰文以示悼念。民国以后,烈士的家乡柯东乡改名为宗汉乡,表达了人民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如今,烈士旧居已被列为文保单位,每逢节日,都有人前去凭吊,以缅怀烈士的功绩。
马宗汉,男,原名纯昌,字子畦,别号宗汉子,1884年3月生,
宗汉街道马家路人。自幼读书,少年就有反清抱负,其《述志》诗云:世上英雄原不亏,雄才亦许常人为;如吾夙负平生志,当使声名千古垂。1902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后因参加罢课而辍学回乡。1904年从父命考取甲辰秀才,在
浒山三山高等学堂任教。
1905年九月,马宗汉去绍兴由
徐锡麟创办的
大通学堂求学,并加入
光复会。是年冬,他同徐锡麟、
陈伯平等东渡日本,进
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军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因清政府勾结日本当局驱逐中国革命者,马宗汉不愿在异国受辱,约半年后回国,以教师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并结识了“
鉴湖女侠”
秋瑾。
1907年7月6日,马宗汉、
陈伯平参与徐锡麟领导的
安庆起义,击毙安徽巡抚
恩铭,率巡警学堂学生占领军械所,被包围后与清军激战达4个小时,终因众寡悬殊弹尽援绝,陈伯平战死,徐锡麟被俘。马宗汉奉徐之命越墙突围,途中为不使横遭搜捕的索然无辜群众遭殃,于躲避处挺身而出,亮明身份而被捕。在狱中,马宗汉备受酷刑50余天,坚不吐实。8月24日被惨杀在
安庆鹭鸶桥监狱前,时年23岁。
辛亥革命胜利后,
徐锡麟、马宗汉、
陈伯平三烈士移葬杭州。1929年,家乡人民为纪念马宗汉将柯东乡改为宗汉乡。1987年,为纪念马宗汉就义八十周年,慈溪人民政府又修复了
马宗汉故居,供后人瞻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