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坊村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南孟镇下辖村
马坊村隶属于河北廊坊霸州南孟镇,地处于霸州市北9公里,在南孟镇的管辖之内,北部与永清县交界,西有廊霸公路,东与北邱庄、和沙城临边,南有李家营和安家营连边。全村共有土地5060亩,水浇地占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人口2600余人,都是汉族,姓氏以李张刘为主,由于水利条件比较好,农业比较优先,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为主。2001年被廊坊市政府命名蔬菜种植专业村。
概况
建制沿革
马坊村 相传在宋朝年间,杨廷昭在此地抗击主导军,曾经是一马场到养和训练战马之地故称为马坊。
原马坊村南北有500米长,东西有300米宽,东北有皇家河一道,由西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流,据说是明朝有位娘娘回家时路过此河。后来改为黄浪河,在村有庙11座。七神庙及五神庙等。
在解放前有义会和高跷会每个会百余人,成员来自本村自业余人员,在逢年过节期间为村民表演助兴,在文革期间停演,打倒四人帮后又组织起来为群众表演,几年来权会到春节期在北京庙会演出。有马坊权会闯京城之说。
大事记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地方王团来该村清算。
在1947年该军独立营住在李某某家,由于送错件王凤岗部队来该村围困,把该军独立营包围在院中独立营的战士顽强抵抗,坚持到晚,敌人开始拆房放火。有十几人牺牲在屋内,其余人在地道中逃到一家万姓家中躲藏,后撤出该村。
在本年还乡团到该村后杀死贫民骨干多人。
1949年东北军南下,住在该村受到本村的热烈欢迎。
1950年普及佛教会在该村盛行,同年镇反革命开始。
1951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缔了落后道会,“佛教会”已发展到一领、三都、四十六个盘。
1952年成立了互助组开展生产大运动。
1953年大庙成灾,四面汪洋一片,本村四周被水围困,商船开到该村东北角,成为码头,坐船一篙直到天津卫,同年成立初级社,有爱国社,爱民社。
1955年成立高级社,在高级社成立后,只有两张姓来入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全村设一个大食堂,在西北角马姓家。
1960年因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分为四个大队,马一、马二、马三、马四。
1961年因难以抗据的灾害,在两年中死亡百余人。
1963年大河成灾,洼地绝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又称“四清”。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由学生开始“罢课,付革,大字报,批斗”。
1968年四个大队合并成一个大队,取消了四马单独的局面。
1969年盖房建立大队部:“现在村委会”当时下设八个生产小队。
1970年在村东2.5公里处建林场一个,又名“东土洼”。
1975年为了机械化耕作方便,把所有坟头安全平掉“烈士墓”除外。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支援唐山,每家烙大饼集体送到唐山,后来又人出一斤面。为了躲避震情,全村都集合到各自生产队的打谷场中留宿。有几童就出生在打谷场中。
1978年调整大街,制定建房街道的规划,南北大街五条,东西小巷二十三条,每所房基地东西宽15米南北19米。
1979年由于队大人多,不方便管理,分为16个生产队,本年开始大搞计划生育,医疗手术队进村,设在大对院内,集体做手术者有40余人,集体疗养、食宿,男性一星期,女性两个星期。
1980年开始承包棉花种植,每亩上交40斤籽棉,多余部分给承包人所有。全村粮食突破历史记录,总产达110万斤,有公社发奖旗。
1981年开始大面积土地承包,达到人均。
1982年石油在该村北、东开始打井,修胜利路一条,同年建成自来水。
一亩棉花单产在四五百今左右,到秋后买棉成了难题。
1983年在原大队副业院内建面粉厂。
1984年在村东北洼建砖厂,年产量达3000万块,窑室54个洞。
1988年购置北京牌客车一辆。
1991年在村建该村第一座温室,种黄瓜,春节上市廊坊、国家农业部都来此参观。
1993年在村北建冷棚30个,提高一亩地产值9000多元[种菜]。
1997年开发东大洼到2001年形成了千余亩的温室蔬菜基地。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6:33
目录
概述
概况
建制沿革
大事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