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嘶岩寺
广东省普宁市建筑
马嘶岩寺,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坐落于池尾马山东麓。始创于唐朝中期。寺宇为主座配左右两侧厢房,双凤朝凰式结构,占地约1000平方米。
简介
寺院坐北朝南,背靠狮山主峰,面临深涧;周围老树参差,古藤高持,穿云蔽日,鸟语花香;寺后千年古榕,冠若巨伞,覆盖主座大雄宝殿屋顶,根部神奇地露凸盘旋,宛若群龙护驾;寺前深涧皆若蹲若立的巨石,迭垒起伏,形似僧众聆听佛法;群石下,有深不见底神秘莫测的“无底洞”;寺左侧有状台骏马巨石,谓之“石马嘶风”;寺右旁有深邃狭谷,清泉于巨石下涓涓流出,源源注入僧厨,革冽清甜,称之为“洗钵流泉”。伫立寺前,远眺前方,大南山望天石似通天梯,小北山铁峰拱绕如屏;近观岩壑之下,后山水库浮光曜金,山青水秀,令人心旷神怡。古往今来,马嘶岩寺沐日月精华,凝山川秀色,幽静清雅,蔚为壮观,是佛圣地与揽胜之处。寺院左侧,有岩如骏马嘶内,庄严雄伟,因而得名“马嘶岩寺”。
马嘶岩寺创建以来,声名远播,香火不绝,吸引着无数游客。马嘶岩寺历史人文丰富,有不少神奇的传说。本地谚传:“灵山拍牒,马山盖印”之故,考据大颠卓锡道场,始于马嘶岩,圆寂潮阳灵山寺,大颠禅风道力,功德不可思议,扬名海内外,始终因缘如此。
风貌
岁月推移,古寺历经沧桑,于今仍巍然屹立,令人怀史遐思,追溯渊源。据传,此寺建自唐,高僧大颠禅师初创道场,距今已有1200余年。明嘉靖《潮州府志》载:唐代宗大历年间,隐逸名士杜竹轩隐居于潮阳戎水都古洞寨(即普宁市池发报镇马山一带地方)时,“继与大颠谈佛法,相得甚欢,为结庐岩前以居之”。现寺内存留清乾隆年间陈元德《题大颠马嘶岩道场》和肖麟趾《马嘶岩记》两方石碑及一口1.5米高,双人抱的生铁铸成的大钟,均记此事;并存留一块“敕赐马嘶岩禅寺”匾额,乃为珍贵的考古文物。
今兹寺庵周围林荫环岩老树,参差蔽日。庙宇主座配左右两侧厢房,按潮汕民居格局称谓“双凤朝凰”是也,大门前有照壁围拱,开两侧山门,墙体天然岩石砌围,殿顶建造由清朝中叶名匠何先生(考未详)设计,用红毛灰(即水泥,红毛灰乃旧时我们没能生产水泥,依赖外国进口故称之红毛人贝灰),钢筋混凝土结构砼成人字型穹顶。据今约一百八十多年不坏,设猜是时西方传教士建造西洋风格教堂,何先生购其材料,仿其工艺,筑造而成,突破中国传统寺观土木结构,雕墚弄砌风格,且今研然完整不塌,盖也潮汕建筑土洋结合之发端玄始也。
岩寺座北朝南,背靠马山发龙入首,逶逦而下,前临深涧,若蹲若立之巨石,迭垒起伏,似僧众之听经,群石下面有深不可测坑洞,地脉通衢,禅人潜身幽涧习坐,蚊虫不扰,传为韦驮显圣,施法敛蚊,护禅所致。寺左流泉潺潺,出于石缝,妙趣环生,清冽甘津注入僧厨,经年不竭,醴泉冬温夏凉。此地原壤无水,传大颠饭毕锡杖往地一卓,泉为之出而洗钵,谓为洗钵流泉,寺后一千年古榕,遮天敞日如伞,覆盖主殿屋顶,根部盘旋若群龙护驾,周遭环境,古木嘉卉,幽阴凛冽,滴绿摇翠。
观夫寺后山势,群峰叠嶂,状若蛟龙奔拥而至,寺前两侧吐龙入趋平阳,状如狮象挟砂垂护。漫山枫树,时序苍翠,九月金秋气爽,登高眺望则夕阳西坠,落日余晖返照,山下湖泊,粼光交映,潋滟跃彩,水色空明如镜,倒映金碧辉煌;伫立寺门登眺幽雅,望远则大南山望天石林髻峰错落,似登霄云梯;左侧迹近,小北山铁峰,峦泛绿涛,烟岚缥缈,拱翰如屏;山清水秀,泉岩凭托,白云为侣。
发展历史
兹考唐朝天宝元年壬午间,大颠十一岁剃染于潮阳名僧西岩惠照禅师,大历元年丙午间师三十六岁,受戒而得法于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青原行思禅师和南岳怀让禅师二人的嫡传弟子,湖南南岳衡山石头希迁和尚,法券称之为南华寺曹溪禅宗第四代脉嗣。师于南岳得法,返粤修禅罗浮山瀑布岩,所谓:宴然寂坐,物相不惊,境不转心,心能转境,其性圆湛,无修无证,无念无可,直趋菩提,解脱诸缚,得大无畏,豁然而顿悟物化。行脚云游经池尾马山岩下,见地势生造自然,内有石室,周遭苍翠,嶦上山泉,忽滴忽止,峰转境开,益复轩豁。而观山势荡漾,石奇峭坠。栖息岩中,山鸟而朋,鸣虫泉韵,云天在上,古树茂密,遂筑庵卓锡以居,湛湛寂寂,默默元元,恍然世外,蒲团入定,绝尘忘妄,道岸万分,异迹每每。慨然有遗世之思焉。隐逸名士杜竹轩奇而敬之,继与大颠叩谈佛法,相洽甚欢,遂将粮山施为道场,岩前果树陇亩,复施为常年香油。今僧设祀木匾于殿右,以志不忘。
唐元和十四年,儒家正统韩愈文公因上疏谏阻宪宗皇帝李纯《谏迎佛骨表》,惹怒欲诛未果,继又遭贬潮州刺史。磋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感叹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沿着旧时官道,莅潮赴任。到达池尾分为潮汕二道之十字路口,座下白驹嘶鸣不行,韩愈遂占一卦口吟:“白云崇出岫,绿水抱山流,空见泉开眼,听经石点头。”语毕马停嘶叫,文公下马探询山下农人,告知此间岩下有一僧人于此修禅,公驻马系缰拜靓,今山前歇马亭,寺旁栓马石二处景致然也。
大颠乃南朝陈后主帝裔,随祖莅官来潮,故也熟悉中原官语,文公正愁蛮荒话语不识,无人通译,一见便如他乡知遇,未曾问禅,先叩乡风。言辞致意之余,盛赞大颠“聪明而识道理”,又曰“能外形骸以理自胜”,始过从甚密,后又数书致意互访,儒佛相融,化敌为友,韩愈不久迁职离潮,登门拜候未果恋恋不舍而留衣作别。后来一代儒宗周敦颐为此因缘赋诗云“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足以资证韩愈后来因大颠对佛教改变态度,此乃佳话不表。考据马嘶岩寺,于今12O0余年之久,为普宁己知最古老佛教岩寺。
传说
披阅《潮州府志》载:清康熙三十六年,潮州游击陈升剿铁山贼寇至此,见岩上韦驮菩萨“穿甲助阵”而凯旋,遂塑韦驮金像,修葺寺宇,并奏请康熙敕赐“马嘶岩寺”匾,今存石刻拓字而原木匾遗失。
又传岩前坑底放射毫光异事,掘之得关圣帝君铜像一尊。续添奇韵耳。因叹古人雅风逸致,渺不可追,胀然归焉。
本地谚传:“灵山拍牒,马山盖印”之故,考据大颠卓锡道场,始于马嘶岩,圆寂潮阳灵山寺,大颠禅风道力,功德不可思议,蒙赐灵山护国禅寺,与潮州府城开元镇国禅寺并肩媲美,遂成潮邑二大皇封敕赐壮观道场,扬名海内外,始终因缘如此,观夫而今灵山禅寺,钟鼓常鸣,梵呗悠扬,香火壮旺,檀信遍迹海内外,地方政府乡贤藉此推演人文风俗,旅游胜景,饮誉惹来党政要人,名贤豪贾,仕女百姓,荟萃聚汇来朝,礼拜络绎不绝。马嘶岩寺与之相比则望尘莫及,个中原因诸多,乡人前瞻短视,策划不力,或也一由矣。
参考资料
普宁马嘶岩寺(第2页).揭阳新闻网.2008-12-11
普宁马嘶岩寺(第1页).揭阳新闻网.2008-12-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4:0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