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1923年11月—2018年10月9日),男,原名马潆,祖籍辽宁
铁岭,1923年11月生于沈阳。曾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秘书长、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综合研究室主任、中国驻匈牙利大使。
人物生平
1923年,马列出生于沈阳。马列小的时候常听父亲讲朱毛红军的事。因为家庭环境不错,马列从小没有挨过饿受过冻,没有所谓的阶级觉悟,但他从小就恨日本,他知道因为日本人,自己当了亡国奴。另外,他还恨蒋介石,他知道正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千万父老才沦为亡国奴,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
“九一八”事变后,1933年冬,马列父亲马识途的好友王一夫把马识途的夫人及三个儿女从沈阳接到北平,马列进入北平国立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读。
1936年7月,13岁的马列考入北平国立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今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除走上街头募集援款,还参加了歌唱团,去清华大学参加抗日救亡活报剧的演出。在这些活动中,
李琦看到马列非常热情积极,在1936年10月就介绍他参加了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
1940年夏天,马列父亲带着刚刚读完高一的马列一起到太行解放区。9月,马列被分配到
赞皇县的青年抗日救国会工作,任宣传部长,负责宣传和儿童工作。
1941年5月,组织送他去延安继续深造学习。6月马列进入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开始学习俄文。抗大三分校后来搬到
陇东,俄文队留在延安,隶属新成立的军事学院。军事学院撤离延安后,俄文队改为俄文学校。1943年成立了英文系,学校改名为
延安外国语学校。这期间马列一直在学习俄文。
1945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0月,马列跟随东北干部团,从延安到达沈阳,曾任
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参谋。一次,跟随首长到大连出差,由于当时苏联红军在旅大地区驻军,地方急需俄语翻译,马列就被留在了大连,曾任中共大连市委外事秘书。
1949年1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去给斯大林祝寿。接着毛主席让周总理去莫斯科同苏联政府商谈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大连党的负责同志跟随总理同行,马列作为随行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了总理。
1950年10月,志愿军过江前,周总理把马列调到北京,在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工作,任中央政府政务院总理办公室外事秘书。
在总理身边的十五年,马列作为工作人员跟随总理出访过许多国家,到过
日内瓦会议的会场,见证了周总理提出开创性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见证了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1965年总理办公室撤销后,马列到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任副秘书长。
1969年秋调外交部工作。
1971年7月至1976年2月,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政务参赞。
1975年秋,马列知道周总理病重住院,正好已在国外工作多年,可以回京休假。回京后,马列想要去看看总理。当时总理病情已经很危重,中央对探视限制得非常严格。邓颖超同志让秘书告诉马列,一定要服从组织的规定。
1976年,得知总理去世的消息后,马列难以抑制自己的悲痛,由于情绪激动,心脏病犯了。在医院住院4个月后,前往
北戴河疗养。刚到北戴河一个月,赶上了
唐山大地震,屋子也不敢住了,搭了个简易棚,放上一张床,就在户外野营。
1978年至1983年3月,任外交部综合研究室主任。
1983年3月至1985年9月,任中国驻匈牙利大使。
1986年4月,正式离休。
2008年2月,马列老人由于冠状动脉阻塞,要心脏搭桥手术。由于风险高,儿女都不敢签字,马列老人亲自参加了手术方案分析会,事前写好遗嘱,孩子不签字,他自己签。
2018年10月9日,马列同志辞世,享年95岁。告别仪式定于10月15日上午10时在北京医院西门告别室举行。
个人生活
兴趣爱好
马列自小就兴趣广泛,游泳、滑冰、冰球、桌球、排球,样样都喜欢。在附中的秋季运动会上,马列得过男子初级组50米,100米和跳高的总分第一名。
家庭情况
夫人:
林颖,原纺织工业部机械局干部,1946年二人结识,恋爱两年后结婚。
女儿:丹妮
父亲:马识途,抗战前的老党员,20世纪20年代就读于
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东北中学、女二中、中法大学等校任职,1937年到晋察冀边区冀西抗日根据地工作。
母亲:高鲁,原北京市妇联机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