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宗
国民政府将领,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原秘书长
马光宗(1902~1987)字耀武,回族,甘肃广河人。1921年在青海巡防队入伍,任哨长、哨官。后参加国民党部队,历任营长、团长、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骑兵旅旅长率部入绥西,配合傅作义将军的部队对日作战。后升任马鸿逵部168师师长,参加与八路军作战的“援榆战役”。1949年3月升任11军中将军长,同年8月,与贺兰军军长马全良、128军军长卢忠良等一起,通电起义,接受改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参议室参议,全国四、五、六届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政协甘肃省一、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民革甘肃省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去世。
军旅生涯
马光宗(1902~1987年),字耀武,河县三甲集镇陈家村人,回族。他的祖父曾在清末马占鳌的西军任管带,父亲曾在民国初凉州镇守使马廷勷的部下任帮办、营长等职,故马光宗自幼即立志于军旅。小学毕业后曾在家务农,1921年投身于青海马麒的巡防营,累升哨官、帮办、营长等职。1929年随马步青部由青海调防陕西,被编入马鸿宾师,受冯玉祥西北军节制。1931年开赴河南参加蒋、阎、冯大战。冯军失败后,随所在部队被依附于蒋介石的马鸿逵收编,即任马鸿逵十五路军特务团营长。自此以后,一直在马鸿逵部下任军职。
1936年6月,马光宗时任第15路军骑兵第2团团长。当时红军对韦州围攻甚急,丢失了两座城市的马鸿逵急忙抽调骑兵第1团主力、第2团主力、第3团主力、第4团一个营以及保安骑兵大队等部,统由马光宗指挥,限令于7月4日解韦州之围。马光宗接到命令后于7月2日深夜开始行动,灵活运用骑兵机动的优势,成功地避开了挡在惠安堡的红军。7月4日凌晨,马光宗带着先头部队进抵韦州,他立即命令部队下马,以隐蔽的徒步急行军突然出现在围城红军的前方,给攻城的2000余红军一个措手不及。红军为避免损失,被迫撤军。马光宗几乎兵不血刃地解了韦州之围。
抗战功勋
1937年抗战爆发不久,马光宗以骑兵旅旅长受命率部入绥西,参加对日军作战。他的部队受傅作义将军指挥,本人曾任傅部骑兵指挥,凡三年多。
1940年,马光宗时任第17集团军骑兵总指挥。为了支援在绥远与日军作战的傅作义,马鸿逵派了由马光宗指挥的骑兵部队开上了五原前线。马光宗的任务是,在五原外围牵制日军,以保障五原军政机关的安全撤离。1940年2月2日,就在马光宗带着部队抵达五原城西的北梅林庙时,与日军的先头部队遭遇了。从当天上午9时开始,马光宗指挥部队利用地形,一面令第1团骑兵下马坚守阵地,一面令第⒉团分三路对进攻的日军施以迂回包抄。战斗持续了四个小时,日军在面对数路包抄的情况下,被迫停止了攻势,只以炮兵远远地进行示威性质的射击。而此时,五原的军政机关已经安全撤离。抗战胜利后,升任马鸿逵部一六八师师长。
主导宁夏和平解放
1949年3月升任十一军中将军长。同年8月,解放大军挺进西北,兰州解放后,宁夏已成孤立之势。马光宗审时度势,认清了中国的前途,决心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主张和平解决宁夏问题。遂与贺兰军军长马全良、一二八军军长卢忠良等一起,于9月21日发出通电,表示赞同解放军和平解决宁夏问题的主张,全军起义,接受改编。
马光宗所部十一军担负守备银川的任务,通电发出后,他立即派兵接管机场,扣留了国民党派来接运高级将领逃离的飞机,并实施全城戒严,看守省政府档案及军械、军需仓库等要害部门,保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9月23日,宁夏和平解放,马光宗为宁夏人民避免战祸、保护国家财产物资做出了贡献。
建国以后
1950年,他在兰州参加西北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的学习,继而被分配到西北军区参议室任参议。1953年转业到地方,历任甘肃省人民代表,全国四届、五届、六届人大代表,政协甘肃省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副主任委员等职。
1987年8月28日,马光宗在兰州去世。
参考资料
起义将领马光宗.广河县人民政府.2016-09-10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5 21:44
目录
概述
军旅生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