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是明末清初散文家
侯方域创作的一篇传记。文章讲述了艺人马伶扮演奸相严嵩,但在一次技艺较量中输给了李伶。他远去京师隐姓埋名作了当朝相国顾秉谦的门卒,于观察模仿中提高技艺,三年后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终获成功。作者一方面赞颂了马伶刻苦磨练、精益求精的从艺精神,另一方面则通过马伶观察、模仿顾秉谦却使扮演严嵩的形象获得成功的记述,暗示顾秉谦和严嵩是一路货色,从而巧妙地达到了讽刺现实的目的。全文情节生动,叙述繁简得当,结构安排颇具匠心。
作品原文
马伶传
马伶者1,金陵梨园部也2。金陵为明之留都3,社稷百官皆在4;而又当太平盛时5,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6,趾相错也7。梨园以技鸣者8,无虑数十辈9,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10,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11,与夫妖姬静女12,莫不毕集13。列兴化于东肆14,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15,所谓椒山先生者16。迨半奏17,引商刻羽18,抗坠疾徐19,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20,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21,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22,或大呼命酒23,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24。未几更进25,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6。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7,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8,乃竟辍其技不奏29,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30,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31,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32,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33,奉一日欢34。”既奏,已而论河套35,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36,匍匐前37,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8。其夜,华林部过马伶39:“子40,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41。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42,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43?”马伶曰:“固然44,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45。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46,严相国俦也47。我走京师48,求为其门卒三年49,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50,察其举止,聆其语言51,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52。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53,当时犹称马回回云54。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55,乃走事昆山56,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57;以分宜教分宜58,安得不工哉59!呜乎!耻其技之不若60,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61。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的艺人。金陵是明朝的留都,明朝社稷祭坛和各部衙门都还保存着,又正当太平盛世,人们自然追求娱乐,男子女士寻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多到脚趾相碰踩的程度。因演技高而众所周知的戏班子大概有几十家。其中最出名的有两家:一是兴化部,一是华林部。
有一天,新安商人召集这两个戏班子,举办演唱大会,广泛地邀请金陵的贵宾、文人、名妓以及淑女,这些人全部来齐了。兴化部被安排在东台,华林部被安排在西台。两台都演名为《鸣凤》的戏,所表演的是椒山先生事迹。等到演了一半时,只听得两家的曲调都符合音律,两家的演唱也都合乎节奏,观众都拍手称好。当演到两相国同论河套一场戏时, 西台上扮严嵩相国的是李伶,东台上出场的是马伶。此时坐在场中的观众都转身向西看,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有的人看高兴了,大喊着上酒,有的人将座位移得更加靠近西边,观众的脸不再向东台看了。没有多久,再演下面的场景时,东台却不能演到终曲了。打听其中原因,方知马伶因败于李伶之下而感到耻辱,已经换下戏装逃走了。
马伶是金陵擅长唱戏的名角。他走之后,兴化部又不肯随即找人接替马伶,竟然中止活动,不再演出。于是,华林部就独占盛名了。马伶离去将近三年才回来。他把兴化部的旧伙伴全都请回来,向新安商人请求道:“今日希望能为我们安排宴会,邀集前一次来过的宾客,我们要和华林部再对演一次《鸣凤》,呈献一日的欢快。”演奏之后,不久又到论河套一场戏,马伶再扮演严嵩相国出场。李伶忽然发不出声音,匍匐着身子向马伶口称弟子。这一天,兴化部的演出远远地胜过了华林部。当天夜里,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他们说:“你是天下擅长演戏的艺人!然而,李伶扮演严相国已经达到顶点了,天下没人能取代李伶。你又是从哪里学到了技艺而能超过他的呢?”马伶说:“你们说得有道理,天下没有能取代李伶的人,李伶却又不肯教我。我听说,当今相国昆山人顾秉谦,与严相国是一类人。我就前往京师,请求当顾秉谦的看门衙役。三年间每天在朝房侍候这位昆山相国。我观察他的举止,聆听他的语言,时间一久就学到了他的精神风貌。顾秉谦正是我最好的老师啊。”华林部的人听后都很钦佩他,他们向马伶罗列敬拜,然后离开了。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先辈是西域人,当时人还称呼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唉!马伶以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为耻,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创作背景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侯方域游历南方,后来居留南京,参加复社,与魏党余孽阮大钺进行过斗争。这篇人物小传,是他寓居南京时写就。文章采录了南京当时的传说,以张扬马伶其人其事,并将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来讥讽阮大钺。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马伶传》篇幅短小,但结构安排上却独具匠心。全文极为紧凑,先概括地介绍人物身分及背景,随即跳跃到金陵兴化、华林两部的角技及马伶的失败。马伶戏未终场而遁走,他能否东山再起未容读者悬想,作者的笔锋已转到三年后马伶归来,在新的一番高下较量中大获全胜。至此,又使读者产生了这三年中马伶如何能够演技大进的悬念。通过这样层层蓄势,作者才在最后阐明其获胜的原因,理至此而大明。马伶之败与其转败为胜,皆为此段之铺垫。包世臣在《艺舟双楫·文谱》中说:“文势之振,在于用逆;文势之厚,在于用顺”。这篇文章即是用逆来振起文势的。试想,假如按时间的顺序在马伶失败后,接着写他如何在顾秉谦门下为卒三年,再写他归来获胜,则文章势必结构松懈,索然无味。用“逆”固然巧妙,而此文尤为巧妙之处在于“逆”中有“顺”。对于马伶这三年中的经过,作者没有进行呆板的叙述,而是借华林部伶人拜访马伶时由其亲口道出,所选择的叙事角度极为高明。从事情发生的时间来看,其夜华林部过访是“顺”,而马伶所说之事则是“逆”,“逆”中有“顺”,使得文气非常自然。千锤百炼而又自然无痕,于此可见作者的艺术功力。
文章写马伶,只集中笔墨记叙马伶“去数千里,为卒三年”而学艺之奇事,写学艺之奇事,又先写两次角技,从而收到耸动耳目的效果。作者选择了一个十分具有竞争性的场面来渲染这次角技的紧张性。首先从观众着墨,金陵的贵客文人、妖姬静女被“遍征”,并且“莫不毕集”,其场面之盛可以想见。而两部又同时演出《鸣凤记》,同样的内容使观众更能比较出两部技艺的高低,这反映出两部各不相下的竞争心理。从观众及剧目两方面,将这次角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以下则描写两部角技的过程及胜败,演唱到一半时,尚未能分出高下,但当演到奸相严嵩出场与夏言辩论是否恢复河套失地这一场时,扮演严嵩的兴华部的马伶明显地逊于华林部的李伶,两部的高低于此判然。作者在此没有正面描写马伶的技艺如何不如李伶,而是借观众反应来侧面点染:“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以观众对西肆的叹赏来反衬东肆马伶的失败,文思巧妙。马伶戏未终场而遁走,为下文的转败为胜伏下一笔。
将近三年之后,马伶又回到金陵兴化部,在同样的盛会上,两部又同演《鸣凤记》,又演到了河套一场。然而,这次的结果却与三年前大不相同,马伶以精湛的技艺使李伶折服,兴化部的声誉远远超过了华林部。文章笔墨简练而有变化,以李伶的“失声”、“匍匐前,称弟子”来写马伶演技之高,与前段同中有异。两段相较,繁简有致,同样的内容而不见重复,体现出作者文笔腾挪之巧妙。
侯方域通过对这一事迹的详细记叙,使马伶的形象栩栩如生,使马伶的性格充分凸现出来。但若仅如此,犹未能称为上乘,这类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因事见理,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的善于种树来说明要循物自然之性的道理。《马伶传》通过马伶“去数千里,为卒三年”的事迹来阐明艺术来源于生活及苦学必有成的道理。马伶的行事出人意表,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通过作者叙述,这个“理”昭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文章还有暗寓褒贬之妙。对于当朝的宰相顾秉谦,作者说他“严相国俦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严嵩是万人唾骂的大奸臣,将顾秉谦与之相提并论,是含有贬斥的深意的。作者行文微婉,借马伶之事而对顾秉谦进行了侧面的抨击,深谙史家之“春秋笔法”。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侯方域,说他“涉于浮夸”,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说“惜其文不讲法度,且多唐人小说气”。从这篇文章看来,超乎法度的法度,对主要事件的夸饰、渲染以及小说家手法的运用,正是其成功之处,用来说明侯方域文章的特点是恰切的。
名家点评
清初·
黄宗羲《明文授读》:朝宗此文,描写曲尽。在无关系之中,写出极有关系。然余以顾秉谦安能象分宜,分宜威福在手,耳目口鼻得以自立,秉谦为逆奄干儿,精神唯工于媚耳。使马伶学赵文华于其手,乃为绝技,分宜非其本色也。虽然能谄人者,方能骄人。马伶是或一道耳。
晚清·
王文濡《清文评注读本》:何物马伶能自得师。东坡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此类是也。
作者简介
侯方域(1618年—1654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为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师事名儒倪之璐。年青时即有文才,为人豪迈不羁,曾游江南,寓居南京,组织“复社”,为当时文人所推崇,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共称“四公子”。明亡,南明弘光朝廷为
马士英、
阮大铖把持,他与“复社”文士共檄阮大铖之罪,遂遭迫害,往投江北镇高杰。未几,变节降清,并向清总督出谋献策,企图消灭农民起义军。顺治八年(1651年),应河南乡试,中副榜,由此名声大跌。后抑郁而死。他工于诗文,诗追杜甫,文学韩欧,才气横溢,与
魏禧、
汪琬齐名,称“清初三家”。著作有《
壮悔堂文集》《回忆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