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瓦尔泽
德国作家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1927年3月24日-2023年7月28日),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菲城婚事》《爱情的彼岸》《迸涌的流泉》等。
人物生平
1927年3月24日,马丁·瓦尔泽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的瓦瑟堡,父母经营祖传下来的餐馆兼旅店,父亲在他十一岁时病逝。他很早就帮忙经营餐馆,做过账,也运过煤。
1944年,马丁·瓦尔泽应征入伍,二战期间在德军防空部队服役。据2007年6月公开的档案显示,马丁·瓦尔泽可能曾于1944年1月30日加入过纳粹党。1945年被美军俘虏。
1946年开始,马丁·瓦尔泽先后在雷根斯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1951年,他以研究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论文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斯图加特任电台、电视台任导演。
1953年,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活动。1955年获“四七社文学奖”。
1957年,瓦尔泽发表处女作《菲城婚事》,从此成为职业作家。他的文学探索被评论界批判为“缺乏‘批判-启蒙立场’”,他被划为缺乏改造社会冲动的保守右派。
20世纪60年代之后,瓦尔泽转向激进的左派。他一方面成立“越南事务办公室”,想征集十万个反战签名,迫使联邦德国政界和知识界对越战不再沉默,另一方面因为看到社会民主党在越战问题上态度暧昧,他又果断站在共产党一边,并力挺工人文学,将自己喜欢的“劳动世界文学”结集出版,取名为《劳动日的尊严》。
1973年,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任客座讲师。
1978年,瓦尔泽因出版《惊马奔逃》,在德国文坛引起轰动,不仅跻身当年十大畅销书之列,而且获得评论界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20世纪80年代前后,他因为主张两德统一被怀疑具有民族主义倾向。
1998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迸涌的流泉》,描写一个生活在第三帝国下的十岁男孩的成长经历。
2002年,出版讽刺媒体霸权的小说《批评家之死》,引发了强烈争议,斥责他“反犹”的声音此起彼伏。
2010年,瓦尔泽又写了一部以爱为母题的小说《我的彼岸》。
当地时间2023年7月28日,马丁·瓦尔泽去世,享年96岁。
主要作品
以上参考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主题
马丁·瓦尔泽的很多作品均以故乡瓦塞堡的生活为背景。据2007年6月公开的档案显示,他可能于1944年1月30日加入过纳粹党。在其争议小说《迸涌的流泉》中,瓦尔泽塑造了一个为生活所迫而加入纳粹党的母亲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马丁·瓦尔泽的母亲真的加入过纳粹,虽然她笃信天主教。这成为瓦尔泽终生困惑的难题,同样历经战争年代,他和德国文坛另一位同岁的文学泰斗君特·格拉斯相反,后者不断描写战争,并反省战争之罪,可瓦尔泽却拒绝写任何反法西斯的战争小说。在瓦尔泽看来,法西斯已经消亡,格拉斯更多的是在表达反法西斯的意愿,但瓦尔泽思考的问题是德国为何会受到法西斯的诱惑。
瓦尔泽的小说主要反映德国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大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作者揭示他们寻找个人幸福以及在事业上的奋斗,侧重于描写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感情纠葛。他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自我内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德国文坛经历了长期戏剧化的斗争后,他越来越相信,要为自己写作。在2002年以后的写作重心,移向了人性中更柔软的部分,关于爱情和背叛,关于衰老和死亡,关于信仰。这些看似远离公共性的命题,柔软外壳下包裹的却是某种稳健的内核。
2010年瓦尔泽创作的小说《我的彼岸》以爱为母题,不过这样的爱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主人公奥古斯丁是瓦尔泽创作的典型人物:男性,德国人,已经或者将被错过的生活。奥古斯丁心爱的女人玛利亚永远在他爱的彼岸。瓦尔泽写小说,一向轻情节,和他推崇的普鲁斯特一样,他长于心理分析,喜欢让人物充满思辨地内心自省。惊奇的是《我的彼岸》只是他计划2011年出版的长篇《童贞女之子》的开头。而《童贞女之子》仿佛一场语言与哲思的狂欢,它像一个宗教寓言,相信自己是无父之子的主人公珀西,却在现代社会苦苦寻找父亲。它是一部狂野的小说:探讨爱情的可能性,信仰的可能性,以及语言的可能性。
风格
瓦尔泽的写作在涉及历史问题时,几乎不用政治性或群体性的公共语言,他认为写作是个人化的表达。在德国,曾有人批评他“把良心私有化”,他不予申辩。在瓦尔泽眼中,如果写出了《铁皮鼓》的格拉斯是一个热衷于教育大众的人,那么他就只是一个表达信仰的人。
瓦尔泽的写作风格独特,擅长以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反映西德“经济奇迹”时期的社会真实。剧作基调嘲讽消极,运用布莱希特叙事剧的表现手法,描写现实的静态和难以改变。在文艺理论上,瓦尔泽认为现实主义是不断进化的,每当它僵化为理想主义时,便产生新的现实主义,即“X现实主义”。他认为作家个人的发展道路也是由现实主义的青年期进入理想主义的中年期,只要作家童心犹存,便有助于推进现实主义的发展。马丁·瓦尔泽创造一种马丁·瓦尔泽式的“角色散文”。他以刻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为主,像他的前辈托马斯·曼一样,笔底汇集了哲学、诗学、批评等不同门类的思想精髓,有时也流露出沉静的嘲讽和悲伤。他的格言是:“对于小说家来说,观点犹如短路。”或许,他的写作正是由此而得以避熟就生。
瓦尔泽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参与推进社会的进步,使其更加民主。他一方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一方面吸取现代派的手法和技巧,尤其推崇普鲁斯特。他的作品长于心理分析,以借喻、讥讽、注重细节描写见长,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瓦尔泽被誉为“驾驭语言的能手”,他的小说被称作优美的散文作品。在叙述中插入对话是他的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些对话不加引号,读者必须细心阅读方能辨出说话者。瓦尔泽称自己是古代阿雷曼人的后裔,因此他的作品中常有方言出现。他的不少小说在情节上虽然并无上下承接关系,但是一个主人公常常出几本书里。
瓦尔泽是反讽家和幽默家,当他用幽默和反讽应对衰老和死亡的时候,他就成了黑色幽默家。他在写作自杀论坛时:一个人要自杀,其他人便争先恐后去领养自杀者将要遗留的猫或者狗;一个男的自杀了,一个女的马上表示希望能够拥有他的一张照片,以便日后到了彼岸可以把他辨认出来;有人从字面理解《新约》,相信肉体的复活,所以在自杀的时候想方设法避免对身体造成任何损害。同样地,瓦尔泽笔下的老人形象也令人唏嘘。老人的呼吸描写可以变得如此微弱,以致“几乎无法抵达自己的双唇”;他又说:“老年生活就是一片沙漠。里面一块绿洲,名叫死亡”;而且,他把德国高铁的头等舱称为“行驶的老人院”——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火车头等舱的确是老人扎堆儿的地方,所以他害怕踏入火车的头等舱。“行驶的老人院”,这是一个具有惊悚效果的比喻,是一幅既让人哈哈大笑、又使人感觉严重不适的画面,是滑稽和恐怖相互渗透的结果。
获奖记录
以上参考
人物评价
瓦尔泽的文字,机智而富有哲理,我深深佩服。(莫言评)
马丁·瓦尔泽是当代的歌德,是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作家李洱评)
马丁·瓦尔泽是除德国大主教之外,对德国人影响最大的人。他的《迸涌的流泉》和《恋爱中的男人》等作品就体现出他为什么是德国人心灵世界的精确的刻画大师。(作家邱华栋评)
瓦尔泽以他的作品描写和阐释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现实生活,他的小说和随笔向德国人展现了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展现了德国,让德国人更了解祖国,让世界更了解德国。(德国书业协会评)
人物争议
作为和新生的联邦德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瓦尔泽见证了欧洲大陆“1968年革命”后德国社会回归正常化的渴望,进入两德统一的新纪元后,他越发感到,需要减轻历史包袱给当代德国人带来的精神压抑。1998年,他出版了自传体小说《迸涌的流泉》,描写一个生活在第三帝国下的十岁男孩的成长经历。该书上市后一路畅销,却被“德国文学教皇”、犹太人赖希·拉尼茨基主持的电视书评节目《文学四重奏》中猛批,因为“没有出现奥斯维辛这个字眼”。瓦尔泽愤怒了,他对《南德意志报》的记者说:“其实每一个受他虐待的作家都可以对他说,赖希·拉尼茨基先生,就你我的关系而言,我才是犹太人。”由此,他误入了德国特有的话语禁区:犹太人。凭借《迸涌的流泉》,瓦尔泽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在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发表了空前轰动的演讲:他对奥斯维辛的仪式化表示不满,怀疑有人抓住德国纳粹时期迫害犹太人这一历史把柄,为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他承认奥斯维辛是德国人“永远的耻辱”,应该悔罪。但悔罪应是内心活动而非表面文章。这惊世骇俗的无忌之言,博得了在场包括联邦总统在内的人们站立鼓掌,也很快招致哗然,德国犹太人协会主席伊格纳茨·布比斯指责他搞“精神纵火”,有人把他视为否定历史的右翼极端。2002年,他出版讽刺媒体霸权的小说《批评家之死》,引发了一场更迅猛的精神大火,斥责他“反犹”的声音此起彼伏。瓦尔泽觉得跳进博登湖也洗不清,他甚至想移居奥地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1 16: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