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连平县志》记载,自明崇祯七年连平建州以来,连平元善镇就已经有舞香火龙的传统艺术,香火龙成为连平县元善镇长盛不衰的民间娱乐活动。舞香火龙分为“拜四门”、“游龙”、“翻架”、“抢球”、“团龙”等5个情节,表演技艺难度较大。舞香火龙除伴以锣鼓、音乐外,还有人领唱“龙歌”。“龙歌”是一些新年的祝福语。舞香火龙时,群众会往舞动的香火龙里扔鞭炮,“龙”低下头,用香火去点燃鞭炮,气氛十分热烈。
简要介绍
香火龙舞流传于南宁市良庆区良庆乡,这里是一个壮、汉两族杂居的地区,因居民善于制作陶器而得名“缸瓦村”。约在清朝乾隆年间,此地居民就用竹篾、树丫叉编扎成龙的骨架,缠上仙人掌、老虎檬(一种野生植物),全条龙分为龙头、龙节(9节或11节)、龙尾三个部分,舞龙时分别在龙头、龙身、龙尾上遍插点燃的信香,节与节之间用一条草绳连接,龙的总长度约十七米,舞龙者需用十三至十五人(其中二人替补舞龙头、龙尾)。另外,还有掌龙珠一人,掌龙牌灯五人,打击乐四至五人,掌鱼灯、虾灯、蟹灯、猴灯、兔子灯等若干人。
每逢农历八月中秋之际,十四、十五、十六日晚都在四邻乡间穿圩过巷
表演,称之为“火龙游镇”。传说邕宁县良庆地方,居民世代在此烧造陶瓷,有一年瘟疫流行,死了不少人。后来“三圣公”显灵(三圣公指文帝、玄帝、关帝),命一火龙把瘟疫驱走,拯救了当地百姓,因此,人们便立了一座“三圣公”庙。终年香火不断,并于中秋前后,扎制火龙祭祀 ,届时,农民自愿捐款造龙,插上排香举火龙游舞。游经每家每户时,户主就出门放烟花鞭炮喜迎之,并争着拿出优质香给香火龙换上,然后在龙头处取下三支“龙头香”,认为是吉祥之物拿回家中祭祀祖先。随香火龙同行的还有几名挑夫担着几桶“火龙茶”,龙茶过出,不论男女老少都争先抢喝一口,认为喝了龙茶一年不会生病,并且长生不老。另外,走在香火龙前面的还有一面上书“火龙游镇、烧造光辉”八个大字的大排灯和四个书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字样的小排灯。此时,一片烟花爆竹,火光耀目,如龙腾云中,非常
壮观。
游龙活动结束后,舞龙的艺人便把香火龙抛进邕江,以示龙归大海。在将“火龙”抛入江水之前,群众纷纷抢着割下一段“龙筋”(连接龙身的草绳),认为家中收藏“龙筋”可保一年人畜兴旺。
历史渊源
香火龙舞最早产生于广东佛山市的石湾镇(制陶瓷的古镇)。当时,石湾镇一孔一孔烧陶的窑在夜间一同点火烧制陶器,火光烛天,十分壮观,犹如一条火龙。由于当时陶瓷产品畅销,点火烧窑是最令人振奋和值得庆贺的事情,于是人们就按照那一长列的“火龙窑”的形状制作香火龙,欢天喜地的狂舞。清乾隆年间,广东石湾镇制瓷师傅梁启圣和董七坐船沿邕江溯流而上,推销水缸产品。当船泊于邕江边上的那王窑附近时,两名师傅看到那王窑的土质很适宜制造陶器,又在邕江边上,交通便利,遂在此建窑制造陶器,从广东带来一群技术娴熟的工作,并于两广招收制陶工作进行培训,此地也就陆续有了定居的的居民。此村成为多民族杂居村。
某年,瘟疫流行,死了不少人。后来 “三圣公”显圣(三圣公指文帝、玄帝、关帝),命一火龙把瘟疫驱走,拯救了当地百姓,因此人们便立了一座“三圣公”庙,终年香火不断,并于中秋前后,扎制火龙祭祀。届时,农民自愿捐款造龙,插上排香举火龙游舞。游经每家每户时,户主就出门放烟花鞭饱喜迎之,并争着拿出优质香给香火龙插上,然后在龙头处取下三支“龙头香”,认为是吉祥之物拿回家祭祀祖先。与香火龙同行的还有几名挑夫担着几桶“火龙茶”,龙茶过处,不论男女老少都争先抢喝一口,认为喝了龙茶一年不会生病,并且长生不老。
艺术特色
特征
香火龙舞自清乾隆时代传入良庆那王窑以后,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2)在长期参加民间其它礼俗活动中,根据活动进行的不同阶段的内容演出之后,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成套乐曲、舞蹈套路,因而形成了参与礼俗活动的程序性特征;
(3)香火龙舞的鼓点、调式和板式不像某些乐曲那样繁复、华丽,而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调式、板式的简朴性特征;
(4)更可贵的是,“香火龙舞”具有全国各地所没有(此舞虽源自石湾镇,但如今已经湮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单一性和独特性特征。
道具
1、龙头,先用竹篾片竹杆(长约1.6米)扎成龙头骨架,再以当地长年生长的植物老虎芋的叶柄捆扎在各个竹圈上,然后点燃香火,三支一组按品字形插在老虎芋的叶柄上。在表示龙眼、龙嘴的竹棍顶端各插一撮香。把手用彩色纸条缠绕装饰。
2、龙身。共九至11节。用竹篾片扎一半月形架,捆上把手,再以老虎檬沿半月形弧圈扎上,再插满点燃的香火。
3、龙尾。先找一似鹿角形的树枝桠,扎上老虎檬的叶柄,然后插满香火。
4、龙珠。将竹杆的一端插进一只柚子或椰菜包,在柚子或椰菜包上插满点燃的香火。
5、龙灯。一盏大排灯,四盏小排灯,共五盏。
音乐
香火龙舞的音乐是用打击乐伴奏,乐器有大鼓、高边锣、苏锣、大钹、小钹、小锣等。锣鼓点分为“摆龙鼓点”及“滚龙鼓点”两种。滚龙鼓点以碎鼓构成“密锣紧鼓”,之势,以增加气氛。
曲谱
香火龙舞的曲谱有:1、滚龙鼓点;2、摆龙鼓点。
服饰
香火龙舞的服饰是黑底镶黄边唐装背褂,过膝的唐装短裤,系大红布腰带,赤脚。
跳法
“香火龙舞”多在夜晚表演。走街串巷表演时,以大排灯为前导,四盏小排灯依次相随,后面是舞珠者引一条香火龙(舞龙头者一人,舞龙节者一节一人,如是9节, 即9人,如是11节,即11人,舞龙尾者1人,另有2人分别替换舞龙头、龙尾)成一行,打击乐队跟在龙尾后面演奏。其舞法有:
1、游龙。舞珠者高举龙珠引香火龙成一行便步或小跑步行进。走街穿巷行至宽阔广场时,逆时针方向绕场成大圈(排灯和乐队列于圈外),走或跑数圈(舞完曲止)。
2、滚珠。按逆时针方向走数圈(舞完即止)。
3、摆龙。舞珠者引香火龙交替做“龙摆尾”,按逆时针方向走数圈(舞完即止)。在广场表演时以上三种舞法可依次也可任意交替反复表演。表演完毕,走街穿巷表演“游龙”。最后走至邕江边,众村民纷纷割下一段“龙筋”(即连结龙节的麻绳)拿回家收藏,然后将火龙抛入江中,表演即告结束。
主要价值
香火龙舞在整个广西壮族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中独占一席,是广西壮族地区的优秀民间舞蹈文化,是古老壮族地区
壮族舞蹈的遣存。
发掘、抢救、保护良庆香火龙舞,其价值主要有两点:
(一)学术价值。在中国舞蹈史中,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的香火龙舞不见经传,却广受群众喜爱。融入欢庆和丰收,平安与吉祥的香火龙舞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整个广西壮民族舞蹈的弘扬。它的丰富内容、独特风格及其传承历史,对丰富和完善
中国民间舞蹈史,乃至对世界舞蹈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香火龙舞,对广西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