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圣公会圣基道儿童院
中国香港的非政府机构
圣公会圣基道儿童院(Sheng Kung Hui St. Christopher's Home)于1935年由圣公会何明华会督创办,最初主要是收容当时社会上战乱的孤儿,现时已发展为多元化儿童服务机构,是香港拥有最多儿童之家服务名额的非政府机构。总办事处设于北角香港青年协会大厦。
简介
圣公会圣基道儿童院(Sheng Kung Hui St. Christopher's Home)于1935年由圣公会何明华会督创办,最初主要是收容当时社会上战乱的孤儿,现时已发展为多元化儿童服务机构,是香港拥有最多儿童之家服务名额的非政府机构。总办事处设于北角香港青年协会大厦。
圣基道儿童院初名“大埔农化孤儿院”,院舍位于新界大埔滘大埔道十三咪半,即“鹿茵山庄”现址,院内设有学校,院童于课余时拓垦山边梯田耕作,学习农畜及手工艺等技能。 1954年更名“圣基道化院”,院务扩展到营办全港多间儿童服务的慈善机构。 1994年结束“大埔圣基道儿童院”院务,于沙田设立婴儿部及在港、九、新界各区成立24个儿童之家,为来自破碎家庭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住宿照顾服务。
院舍发展
圣公会在儿童院搬迁后,向政府申请将院舍改建为神职人员宿舍被拒,其后于1990年获批准发展为住宅物业,圣公会选择与长江实业合作发展。由于地皮由圣公会提供,补地价及建筑费等则由长实负
担,物业落成后长实预留三分之一的楼面予圣公会。院舍地皮最终发展成为占地逾196万平方呎包括22幢独立花园洋房、5幢高座住宅及5幢低座住宅的“鹿茵山庄”,于1998年落成发售,以逾万元呎价推售,一度引起市场震动。
税务局认为圣公会在该土地发展上获得巨额利润,征收七年来合共1亿8,000万港元利得税,圣公会以所得的鹿茵山庄单位安排退休神职人员入住,而所得资金全拨慈善用途,不服税务上诉委员会裁决,上诉至香港高等法院
寄养服务
儿童之家及寄养服务的申请均须透过社会福利署中央转介系统转介,膳食及住宿免费,但儿童的家人或监护人须支付入住儿童的其他个人开支,如书簿费、零用钱等。
儿童之家
圣基道儿童院在香港共设有24间儿童之家,每家舍服务8名儿童。儿童之家专为4至18岁,因家庭问题需要暂时离家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近似家庭模式的24小时住宿照顾服务。
柴湾尤德夫人医院高级职员宿舍
真理儿童之家
公义儿童之家
平安儿童之家
救恩儿童之家
灵光儿童之家
信实儿童之家
观塘秀茂坪村
雅各儿童之家
安德烈儿童之家
彼德儿童之家
葵涌安荫村
约翰儿童之家
腓力儿童之家
汤马儿童之家
青衣长亨村
马太儿童之家
西门儿童之家
达太儿童之家
天水围天瑞村
仁爱儿童之家
喜乐儿童之家
和平儿童之家
天水围天耀村
忠实儿童之家
温柔儿童之家
节制儿童之家
忍耐儿童之家
恩慈儿童之家
良善儿童之家
寄养服务
圣基道儿童院提供35个一般寄养服务名额,另有15个紧急寄养服务名额。寄养服务为儿童配对合适的寄养家庭,让儿童能在安全稳定的环境内居住。
幼儿教育
圣基道儿童院于2006年初增设幼儿教育服务,为2-6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及日托服务。现时开设两所幼儿院,每所幼儿园可容纳儿童一百名,服务名额合共二百位。
幼儿院
圣公会圣基道幼儿园(葵涌)
圣公会圣基道幼儿园(湾仔)
综合服务
于2007年在湾仔运盛大厦开展“健苗轩”,提供儿童全人健康的指导及训练、儿童健康评估及跟进服务,推行宣扬儿童健康讯息的学校及社区教育活动。
新来港人士服务
圣基道儿童院于1999年10月在沙田区开设为来港不足4年的新来港儿童及家庭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务。
新来港人士服务中心及外展服务
新来港人士服务中心位于沥源村绿泉楼,中心主动接触服务对象,并提供社区资讯咨询、教育服务、适应小组、共融活动、个案辅导及转介服务。外展服务主要联系社区的服务点如学校、教会及各机构,接触缺乏支援的新来港人士及低收入家庭。
圣基道普通话学院
学院协助新来港人士考取专业普通话教授资格,以专业服务社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7:0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