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俗称蔡京碑),亦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得道正果史话碑》,是
香山寺的镇寺之宝。该碑高2.23米,宽1.46米,碑文共计4280字,立于宝丰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底券洞内。碑文内容是唐初在长安终南山灵感寺,天神向道宣律师讲述的妙善证道成大悲观世音菩萨的
本生故事,北宋元符年间由蒋之奇润色撰文,宋四大书家之一的蔡京书丹。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历史上尚无蔡京书法专门出版物的空白,使现代人领略到宋代四大书家之一的蔡京“严而不拘,逸而不外,笔法姿媚”的翰墨风采;佐证了平顶山宝丰香山寺为汉化观音文化发祥地,印证了妙善观音菩萨“出家于白雀寺、证道于香山、灵显于南海”,以及“香山有碑、普陀有寺”的传说,对研究我国佛教史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香山大普门禅寺(简称香山寺)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东15公里处大、小龙山之间的火珠山之巅,《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历经兵火灾害,除碑上部的碑额及左右角的字迹损伤外,其余部分完好可读。为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记载观音证道成佛的重要历史文献,是唐代以来广为流传的妙善观音证道于香山的范本和根据,也是关于大悲观音证道原生地的最权威记载。
《香山大悲菩萨传》的正式出版,佐证了平顶山宝丰香山寺为汉化观音文化发祥地,为确立平顶山宝丰香山寺大悲菩萨证道之圣地、汉化观音文化之源头的地位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依据;印证了妙善观音菩萨“出家于白雀寺、证道于香山、灵显于南海”,以及“香山有碑、普陀有寺”的传说,对研究我国佛教史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向世人集中展示了独特灿烂的汉化观音文化及其发展轨迹,对于全面深入地研究观音历史文化,弘扬和传承观音文化之精华,推进世界佛教界思想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蔡京书法专门出版物早在1987就已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