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
东城区和
西城区两个北京
行政区,总面积92.5平方公里,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首都“四个服务”职能的主要承载区;是元明清三朝七百年都城遗址主体所在地,
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的核心区,古都历史文化风貌的集中展示区;是文化旅游和公共文化服务集中分布区;是金融机构、总部企业聚集地,国家金融管理核心区。
2012年9月的《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发展任务和发展重点,到2020年的发展任务是:对接国家政务工作和政治活动服务要求,保障中央党政军群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保护古都历史文化风貌和改善人居环境,做好各类文保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挖掘古都文化内涵,形成传统文化核心聚集区。发展金融等
高端服务业,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商务、文化旅游等高端产业的集聚程度和发展水平。严格限制与优化开发功能不匹配的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严格禁止疏解搬迁区域的人口再集聚。提升首都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展现世界城市风貌的中心区。
2017年9月,《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
202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8月30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形成,首都规划建设从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