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又称:首届乌镇峰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性会议。
会议背景
截至2014年数据显示,中国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2014年10月30日,时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
鲁炜表示,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希望互联网巨头在这一平台上交流思想、探索规律、凝聚共识。此次大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对于选址乌镇,鲁炜和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介绍,主要考虑到浙江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普及率和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将永久会址确定在乌镇,打造网络空间的“乌镇峰会”。
会议准备
服务保障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总共有2735名安保人员投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安保工作中。这些安保人员中有公安民警、协勤、武警等力量,分散在乌镇的各个角落,保障大会顺利举行。
乌镇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实现了两条万兆和5条千兆网络进景区,百兆宽带到桌面和免费WIFI网络镇区全覆盖。此外,技术保障团队还针对供电、通讯线路的各类突发事故设计了应急预案,应对可能的各种意外,保障世界互联网大会拥有安全、畅通的网络通讯。
大会组委会推出了两款手机软件,并推出不同版本,分别适应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一款软件面向所有参会代表和公众开放。只要打开该款APP,会议地点、议程、交通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时还有交流、互动功能。使用这款软件时,可以在中英文之间自由切换,方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而另一款软件面向为此次会议服务的几百名工作人员。
此次大会宾馆房间里的易耗品,比如牙膏、牙刷、拖鞋等,都是可降解的。与会人员吃的蔬菜,都由乌镇的绿色蔬菜基地直供。
包括酒店在内,乌镇旅游公司总共约1500间房间,其中民宿总计70多幢、有400多间房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这些民宿将停止对外商业接待,转而全部投入到大会接待中。
志愿服务
2014年11月1日至2日,为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中国共青团省委专门组织了一次通识培训,重点培训世界互联网大会背景及互联网发展状况、志愿者服务基本礼仪等知识。
该次会议共有500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最终脱颖而出的有549名。志愿服务共分为嘉宾服务、交通引导、医疗服务等12类。类别不同,选拔时的要求也不同,如对外服务的志愿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礼仪志愿者要懂得各种礼仪知识。此次大会的志愿服务力图让与会嘉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比如,景区有4个医疗点,每个点均安排了2位来自浙江大学、英语水平较高同时也具备一定医学知识的志愿者。
此次大会共招募英语好、形象佳的大学生志愿者394名,分别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警察学院等浙江高校。除大学生志愿者外,桐乡还招募了155名本地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以及企业员工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当中。
会议进程
重要进展
2014年11月19日,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词祝贺会议召开,对出席会议的各国政府官员、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嘉宾表示欢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词并致辞。主词条:习近平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
2014年11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杭州会见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强调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4年11月21日,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在闭幕式上,鲁炜将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牌匾授予乌镇。
日程安排
会议成果
成果综述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设置了8大板块、13个分论坛,围绕着“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主题,就国际互联网治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新媒体、网络空间法治化、网络名人、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10多个分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互联网发展大计,达成了广泛共识。
九点倡议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携手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并提出九点倡议,具体包括:促进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共同维护网络安全、联合开展网络反恐、推动网络技术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广泛传播正能量、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推动网络空间共享共治。
两个平台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取得了预期成果,搭建起两个平台:
一是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让各方人士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围绕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安全、互联网的共享、互联网的共治,寻找共识。“我们可以有分歧,但不能没有沟通,现在看来我们能够找到共识,而且共识大过分歧。”
二是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精英、互联网理论研究者和管理互联网的政府部门,能够与世界更好地进行沟通、对接,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四大成果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取得四大成果:
1、大会着眼世界、谋求发展,发挥了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中国政府对此届论坛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给大会所发的贺词,得到了与会各国嘉宾的高度评价,成为会场内外的热议话题,在网上网下产生了反响。
2、大会主题突出、议题广泛,嘉宾充分交流,凝聚了共识,推动了合作。
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回应了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面临重大问题的共同关注。会议期间,围绕国际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新媒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重要议题,共开展了近20场论坛、对话活动,还举办了主题展览、植纪念林等活动,为与会期间嘉宾搭建多种平台。
会议期间,共有近200名嘉宾作了富有创见的演讲和发言,其中包括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韩国前国会议长金炯旿、俄罗斯总统助理肖格列夫、坦桑尼亚通信与科技部长姆巴拉瓦、ICANN总裁法迪、汤森路透集团总裁吉姆·史密斯、高通公司董事长保罗·雅各布、领英创始人霍夫曼以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新浪董事长曹国伟、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总裁蔡绍中等。会议期间,各国嘉宾互相交流学习、平等沟通对话、促进务实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球互联网的共同进步。
3、大会让各国增进了了解与互信,促进了共享与共治,成果务实而丰硕。
各国嘉宾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基础上,交流思想、畅谈发展,共商网络互联互通大计,共谋网络共享共治大局。通过这次大会,与会代表更加认识到,国际社会应齐心协力,携手建立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共同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大会达成了广泛共识,推动形成了一系列共识成果,向世界发出了“乌镇峰会声音”,成为国际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领域的重要成果,得到了与会各国嘉宾的赞同,称赞这是中国对世界互联网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4、大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影响深远。
此届大会全球媒体高度关注,共有110余家中外媒体、600余名参会,播发了大量新闻稿件、广泛传播,“世界互联网大会”成为网络热搜词。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世界感知到了3个“C to C”,互联网将进一步走入中国、走进用户、走向共识。
会议特色
文化主题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整体效果稳重,而富有现代气息。标志图形取大会中文全称中的“互”一字,以点名互联网的主题。“互”字中心由八个圆形交织而成,寓意互联网信息的纵横交错。圆形的色彩叠加,描绘出互联网中信息的缤纷色彩。同时,叠加所形成的晶格,形同于水乡乌镇中楼阁的窗纹,蕴含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的地域特点。“互”的上下两笔以书法来表现,赋予标志以空间上的视觉张力感。标志整体形似眼睛,意指会议中见识的拓展。标志的主色调为蓝色,一种互联网惯用的专属颜色。紫、绿、黄、橙、红的加入突显标志的灵动。灰色主要运用于文字部分,使标志拥有经典沉稳的视觉效果。
2015年5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三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标志获特殊标志登记证书,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擅自使用。
2014年11月6日,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官方发布宣传片《乌镇欢迎你》。
会议影响
2014年11月19日至20日,在乌镇参加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领导、嘉宾分批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纪念林”植树,在播种绿色的同时,也播下祝福和希望。“世界互联网大会纪念林”种的是桐乡市树——中国梧桐,树干挺拨、叶大优美。植树现场,嘉宾们培土、浇水,并在铭牌上写下名字。
会议评价
世界互联网大会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首届“乌镇峰会”,无论从组织,还是从议题的设置、规则的制定、峰会的效果,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实力和自信都得到了充分展现。不遗余力的中国用“乌镇峰会”这样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它在世界舞台上的责任与担当。(新华网 评)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国际互联网棋局中留下了独特的中国印记。大会倡导推动互联网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加强互联网技术合作共享、实现互联网安全保障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对于推动全球互联网均衡、安全、可持续发展,促进各国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增进人类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 评)
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对国际网络空间发挥影响力,阐述自己对互联网管理的解释,向国际发出声音的新战略。(BBC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5 11:40
目录
概述
会议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