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赴朔方军
唐代苏颋诗作
《饯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赴朔方军》是唐人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宰相、诗人苏颋,苏颋这首诗要送别的历史人物是“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赵尚书要去的地方是朔方,朔方指塞北名城灵州(今宁夏吴忠市)。赵尚书摄御史大夫,即赵彦昭,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因为赵彦昭是刑部尚书,所以称为赵尚书,依据是《资治通鉴》的记载:开元元年(713年)十月,“己酉,以刑部尚书赵彦昭为朔方道大总管“。因为赵彦昭要去朔方军屯所灵州,出任朔方军大总管。友人苏颋赋诗送别。另一位大唐著名宰相、诗人张说,同时也有一首送别诗:《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题目中就已经说明赵尚书是“赵彦昭”。赵彦昭本人也是唐朝一位诗人。《全唐诗》卷103有其诗21首。
作品原文
饯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赴朔方军①
劲卤欲南窥②,扬兵护朔垂③。
赵尧宁易印④,邓禹即分麾⑤。
野饯回三杰⑥,军谋用六奇⑦。
云边愁出塞,日下怆临岐⑧。
拔剑行人舞,挥戈战马驰。
明年麟阁上⑨,充国画于斯⑩。
作者简介
苏颋(670—727),唐代诗人。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
唐朝著名宰相、燕国公、首任朔方节度大使、诗人张说,给赵彦昭的送别诗: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张说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作品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朔方道志》亦收录此诗)。赵尚书,名不详。尚书,官名。摄,代理。御史大夫,官名,秦置,其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以及掌管图籍秘书。汉沿之,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后改称大司空、司空。晋以后多不置。唐复置。朔方军,唐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元年(713年),为防御突厥改朔方行军大总管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直辖各县市(盐池县除外)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地。
②卤:即“虏”,对敌方的蔑称。此指突厥。
③扬兵:举兵。朔垂:北方边境。垂,通“陲”。
④赵尧:汉高组十年(前197年),赵尧代周昌为御史大夫。赵尧原为符玺御史。赵人方与公曾对御史大夫周昌说,你的部下赵尧年纪虽轻,然称得是奇士,你要另眼相待,将来他还要代替您的职位呢!昌不以为然,笑着说,赵尧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罢了,哪里会到这种地步!后高祖心中不乐,群臣不知所以然。唯独赵尧知刘邦心事:刘邦因赵王如意年少,其母戚夫人与吕后有隙;担忧自己一旦去世,赵王母子不能保全,故此忧郁不乐。于是,赵尧建议刘邦为赵王置一吕后及群臣皆畏惮的人做赵相,并推荐御史大夫周昌担任此职,高祖由是徙昌为赵相。久之,又拜赵尧为御史大夫。因尧先前有军功食邑,任御史大夫后又从击陈豨有功,故得封为江邑侯。高祖死后,赵尧又事惠帝。及吕后称制,因怨恨赵尧为赵王如意策划,于是就除去他江邑侯爵位以抵其罪,并让任敖担任了御史大夫。
⑤邓禹:东汉初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字仲华。幼游学长安,与刘秀亲善。刘秀起兵至河北,禹杖策往见,佐秀运筹帷幄。秀称帝(光武帝),拜为大司徒,封酇侯。又渡河入关,所部号称百万。国内既定,改封高密侯。麾:旌旗之属,作指挥用。
⑥野饯:在郊外以酒食送行。三杰:史传诗文中称三杰者甚多。如张良、韩信、萧何称汉三杰。三国诸葛亮、关羽、张飞称蜀汉三杰。唐宋璟、张说、源乾曜等,也有三杰之称。
⑦六奇:汉陈平六出奇计,协助刘邦统一中国,建立和巩固了汉王朝。
⑧怆:悲伤。临岐:指分道惜别。
⑨麟阁:汉代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彰其功绩。后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
⑩充国:斯:此。指麟阁。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03.中国经济网.2007-07-18
苏颋诗鉴赏.唐诗鉴赏辞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00:3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