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胆
汉语词语
饮胆,出自《史记》劵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和《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勾践七年》。春秋时, 越王勾践被夫差打败,在范蠡的劝谏下求和。越王带领夫人和范蠡去了吴国,夫差叫越王喂马,范蠡跟着做奴婢工作。夫差每次出巡,越王就为他牵马,过了两年,夫差以为他已归顺他,便放越王归去。越王回去发誓一定要报此仇,每天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他亲自耕种,培养人才,励精图治,救济贫苦。
详细释义
典源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勾践七年〉~95~
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释义
卧薪尝胆:春秋时, 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 会稽 败辱之耻。后遂以“饮胆、尝胆”等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运用示例
南朝 梁元帝 《答王僧辩等劝进令》:“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王维 《燕支行》:“报讎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朝廷大度优容,小忿必忍;百姓天良尚在,尝胆知仇。”
李云夔 《赠阮鼎南》诗:“沼 吴 有志频尝胆,兴 楚 无人敢息肩。”
相关故事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参考资料
勾践卧薪尝胆.华夏经纬.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4:10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