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 深度处理是相对“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而言,技术主要包括臭氧-活性碳技术、
膜分离技术等。由于这些技术费用较高等原因,到2012年,中国90%城镇
自来水厂仍使用传统工艺,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需加大推广。
简介
饮用水深度处理是指在传统的
混凝、沉淀、
过滤和消毒四步法工艺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对饮用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进行的处理。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有臭氧-活性炭技术、膜分离技术、
生物活性炭技术、吹脱技术等。
发展历史
20世纪之前,饮用水不洁导致
霍乱、
疟疾等疾病流行。
20世纪初,为去除水中的
致病微生物,形成了常规的四步法水处理工艺。面对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有机物污染,深度处理工艺应运而生,主要方法即臭氧-活性炭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被臭氧“打”(氧化)成小分子,再被充满孔隙的
活性炭吸附去除。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索里拉金发明了
反渗透膜,阿波罗号登月时,宇航员就用反渗透膜将尿液变为水来喝。
1980年代,北京的田村山水厂就已采用了
臭氧-
活性炭的工艺。但由于当年的饮用水旧国标检测指标少,这样的先进工艺并未体现出优势。
1990年代中后期,处于
太湖流域末端的嘉兴因水源水质日益恶化,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政设计总院等一批专家经过几年的工艺研究和试运行,2004年初,耗资5600万,嘉兴在国内供水行业率先上马了供水深度处理工艺。随之,北京、昆山、上海、济南等地水厂陆续上马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
2006年,全球使用膜处理的饮用水达到800万吨,较十年前膜工艺刚刚进入净水行业时翻了40倍。
2007年,中国实施了饮用水新国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快了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进程。
2012年7月1日,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部指标强制执行。但中国四千多家城镇水厂中,90%以上仍“顽固”地保留着老工艺,国内采用臭氧-活性炭或膜处理工艺等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屈指可数。 中国的净水行业正处在从常规处理到深度处理的转变之中。
种类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包括:臭氧-活性炭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活性炭技术、吹脱技术。另外还有21世纪初处在实验阶段的超声空化技术和
光氧化技术。
臭氧-活性炭技术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最早它是作为
饮用水的消毒剂出现的,并且又能去除水中的色度和臭味。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可以破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以达到改变其物质成分的目的。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内部具有发达的空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空隙分为大孔、过渡孔和微孔,大孔主要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对有机物的吸附甚微。过渡孔是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场所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微孔的通道,而微孔则是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区域,微孔构成的比面积占总面积的 95%,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受有机物特性的影响,主要是有机物的极性和分子大小的影响,同样大小的有机物,溶解度愈大,亲水性愈强,活性炭对其吸附性愈差。
O3与活性炭联合使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水处理中使用活性炭,能有效地去除小分子有机物,但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则很有限,如果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含量较多,会使活性炭的吸附表面加速饱和而得不到充分利用,缩短使用周期。若进水先经O3氧化,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就会提高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微孔内部的可能性,充分利用
活性炭的吸附表面,延长其使用周期。同时,后续的活性炭又能吸附O3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包括O3无法去除的
三氯甲烷及其前驱物,保证了最后出水的
化学稳定性。
膜分离技术
常用的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以及反渗透(RO)等工艺方法。膜分离技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质.其分离水中杂质的主要机理是机械筛滤作用,因而出水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滤膜孔径的大小。
微滤(MF)
又称精密过滤,其滤膜的孔径为0.05~5.00μm,操作压力为0.01~0.2MPa,可以去除
微米(10-6m)级的水中杂质,多用于生产高纯水时的终端处理,和作为超滤、反渗透或纳滤的预处理过程。
超滤(UF)
其滤膜的孔径为5nm~0.1μm,操作压力为0.1~1.0MPa,可以去除分子量300~3×105的大分子有机物及细菌、病毒、
贾第虫和其它微生物。
纳滤(NF)
介于UF和RO之间,可在较低的压力(0.5~1.0MPa)下实现较高的水通量,总盐类去除率在50H~70H左右,尤其对二价离子(如Ca2+、Mg2+等)的去除率可达到90H以上。在净水处理中适用于硬度和有机物含量较高,且浊度较低的原水,主要是地下水水处理方面。纳滤膜本身带氨基和羧基两种正负基团,这是它在较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
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以去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因此,纳滤膜不仅可以进行水质软化和适度脱盐,而且可以去除THMFP、色度、细菌、溶解性有机物和一些金属离子等。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应用较多的,主要为卷式
芳香族聚酰胺类复合纳滤膜。
反渗透(RO)
其膜孔径仅约为10~11×10-10m,操作压力为1~10MPa。RO能耗大,但反渗透膜几乎可以去除水中一切物质,包括各种
悬浮物、胶体、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细菌、微生物等。21世纪初,反渗透技术已大量应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处理上,成为制备纯水的主要技术之一。
生物活性碳技术
生物活性炭吸附技术是随着
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大量使用而出现的。生物活性炭技术的本质是使活性炭表面附着一定量的生物以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生物活性炭对有机物的作用机理,可以看作是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的组合。吸附饱和的生物活性炭在不需要再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其生物降解能力,继续发挥控制污染物的作用,这一点正是其它方法所不具备的。采用
生物活性碳技术后,与原先单独使用活性碳吸附工艺相比,出水水质得到提高,也增加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从而降低了氯化时的Cl2投加量,降低了CHCl3的生成量,而且延长了活性碳的再生周期,减少运行费用。
该技术进行饮用水深度处理时,通常的前提条件是,避免预氯化处理,否则微生物不能在活性碳上生长,也就失去了生物活性碳的生物氧化作用。
吹脱技术
吹脱技术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利用水中
溶解化合物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将挥发性组分不断由液相扩散到气相中,达到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目的。但对难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很差。吹脱法过去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溶解的CO2、H2S、NH3等气体,同时增加溶解氧,来氧化水中的金属。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技术才开始用于去除水中低浓度挥发性的有机物。
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吹脱法费用低,是采用活性碳达到同样去除效果所需运行费用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因此,美国环境保护协会(USEPA)指定其为去除
挥发性有机物最可行的技术(BAT)。
超声空化技术
频率在20kHz以上的
超声波辐射溶液会引起许多化学变化,称为超声空化效应。降解有机物的途径主要为:热解、自由基氧化、超临界水氧化和机械剪切作用。当足够强度的超声波辐射溶液时,在声波负压相内,空化泡形成长大,而在随后的声波正压相中,气泡被压缩,空化泡在经历一次或数次循环后达到一不平衡状态,受压迅速崩溃,产生瞬时高温(>5 000K)和高压(>20MPa),即所谓的“热点”。空化泡中的水蒸气在这种极端环境中发生分裂及链式反应,产生氧化活性相当强的氢氧
自由基和
过氧化氢,并伴有强大的冲击波和射流。研究表明,超声空化对脂肪烃、
卤代烃、酚、芳香族类、醇、
天然有机物、农药等均有较好的降解,超声频率、声强、饱和气体性质、污染物性质浓度、温度均会影响降解效果。
光氧化技术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半导体催化剂(如TiO2、WO3、Fe2O3及CdS等),在UV辐射下产生强
氧化能力的自由基,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对CHCl3、CCl4等9种饮用水中常见优先控制污染物去除效果的试验过程中发现,该技术对这些有机优先控制污染物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有效地予以分解和去除。
饮用水光催化氧化处理时,耗氧速度不高、光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受水温变化影响较小、pH值变化对催化剂活性没有影响,使得在饮用水处理中无需调整pH值等。利用的
光催化氧化法,以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催化剂,利用其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强氧化剂,将水中微量有毒物质、特别是可对人体产生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变)的物质彻底氧化成水和
二氧化碳,还能杀灭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