饧,汉语二级字,读作饧(táng或xíng),指的是
糖稀,也指糖块、面
剂子等变软(
饴糖)。如:糖~了。饧,也形容
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如:眼睛发~。
2、又如:饧糟(熬
麦芽糖剩下的渣子);饧饼(一种糖饼);饧粥(甜粥);饧蜜(
糖蜜);饧糖(麦芽糖);饧桃(甜桃)
《
集韵》《
韵会》《正韵》𠀤徒郞切,音唐。《
说文》饴和饊也。《扬子·方言》饧谓之餹。《释文》饧,洋也。煮米消烂,洋洋然也。《急就章》棃𣐈柰桃待露霜,枣杏瓜棣饊饴饧。《诗话》
刘禹锡曰:诗用僻字,宜有来历。
宋考功云:沈佺期岭表
寒食诗: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常疑之。因读
毛诗,箫管备举,
郑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
六经惟此中有饧字。吾缘明日
重九,押一餻字读,寻思六经无餻,故不敢为之。◎按重编
广韵云:𩞃,徐盈切,当从昜,正韵从易误。饧,徒郞切,当从易,今混为一字,非。字汇旣有𩛿字,从徐盈反,复于饧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
字书之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