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螨瘿蚊,Acaroletes sp.,为
双翅目瘿蚊科的一种昆虫。分布于湖北等地区。寄主昆虫为棉红蜘蛛,主要危害棉花等。
成虫体长0.80毫米左右,黄褐色。全身密被细毛。头、口喙黄色。复眼黑色,合眼式,无单眼。触角黄褐色。胸部及足橙黄色。翅1对,卵圆形,膜质透明,上被细毛,翅的缘毛较长,翅脉4条,与食蚜瘿蚊同,平衡棍(后翅)、足和腹部均为黄色,腹基部体内有暗红色块。触角共14节(基节2,鞭节12),念珠状,比体短,各鞭节基部膨大,椭圆形,后端缩小成颈状,各节膨大部分具2圈刚毛,毛长约与一个鞭节相等;腹部粗短,椭圆形,末端具瓣状片对。
食螨瘿蚊以结茧幼虫在叶螨寄主植物的枯枝落叶中和土表下越冬。翌年3-4月间化蛹羽化,交配后在有叶螨的杂草上产卵繁殖,成虫比食蚜瘿蚊小一倍,但行动非常敏捷,飞翔迅速.产卵在有叶螨的叶片背面或丝网上,少的1-2粒,多的5-6粒.幼虫孵化后,主要取食叶螨的卵,食量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加,一头老熟幼虫,每天能取食棉叶螨卵20-30粒。5月上旬,第二代成虫有一部分迁入棉田,这时在受棉叶螨为害的棉株上,可以查到食螨瘿蚊的卵。5月中、下旬为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期,6月上旬幼虫大部分老熟,在叶背基部主脉和支脉的交叉处结茧化蛹。6月中旬为第三代戚虫羽化盛期,6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棉田发生数量渐减。白天成虫活动时间,上午多在8-10时,下午在5-7时。清晨露水大或中午炎日高温,则静伏不动;无大风雨的阴天,活动时间较长。此虫同食蚜瘿蚊一样,对化学农药非常敏感,抗高温及风雨的能力也较弱(湖北农科院植保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