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蚜蝇
昆虫纲动物
食蚜蝇是双翅目食蚜蝇科昆虫的通称。成虫触角黄褐色,复眼赤褐色;腹侧前端密生黄色长毛,各节背面生有与底色相应的黄色或黑色微毛;前、中足黄色,后足腿节基部大半黑褐色,胫节黄色,中部色暗,跗节褐色,各足生有黄色微毛;翅痣暗黄色,翅基黄褐色。头部大,外观似蜂。
基本简介
双翅目环裂亚目食蚜蝇科的通称。全世界已知5000种,其中分布于新热带界的种类最多。中国已知300余种。
常在花中悬飞。有黄色斑纹,形似黄蜂或蜜蜂,但不螫人。与其他蝇的区别在于翅上有与第4纵脉平行的一条假脉。有的形小而细瘦(如Baccha属),有的形大,似熊蜂,黄黑相间,多毛(如Criorhina属)。许多种的幼虫(如Syrphus americanus及Allograpta obligae)食蚜虫,在化蛹前一只幼虫要吸数百只蚜虫的体液。幼虫还在授粉上起重要作用。水仙球蝇(Merodon equestris或Lampetia equestris)和葱瘤食蚜蝇(Eumetuberculatus)在水仙洋葱等的鳞茎、球茎内钻孔为害。Microdon属的幼虫生活在蚁巢白蚁巢内,Volucella属的幼虫生活於熊蜂巢中,其他属的幼虫生活於腐败的植被中。蜂蝇(Eristalis tenax)的幼虫(鼠尾蛆)生活在阴沟和污水中,後端有一条可伸缩的呼吸管。
地理分布
食蚜蝇分布很广,从辽宁到广东,从台湾云南均有分布;也分布于东南亚,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
形态特征
食蚜蝇是常见的天敌昆虫,以幼虫捕食蚜虫而著称。但实际上,还有不少食蚜蝇种类,它们的幼虫并不捕食蚜虫,而是植食性的,幼虫在植物体内取食植物的组织,或者是腐食性的,幼虫以腐败的有机物或禽畜粪便为食。即使在捕食性食蚜蝇中,也可以其他昆虫为食,如捕食鳞翅目的幼虫、叶蜂幼虫,或甚至捕食其他的食蚜蝇幼虫。图《食蚜蝇头部特写》中所示的羽芒宽盾食蚜蝇不是捕食性的,幼虫属于腐食性的。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不少种类有明显的拟态现象,往往被误认为蜂。由于蜂很强大,腹末有刺,不好惹;中胸背板黑色, 具铜色光泽,腹部狭卵形, 黑色,食蚜蝇由于像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番,不难区分。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即体上只有一对翅膀,而蜂类属膜翅目,体上有二对翅膀;食蚜蝇的触角短,而蜂类触角较长;食蚜蝇的后足纤细,而常见的蜜蜂等蜂类有比较宽阔的后足,用以收集花粉。对于熟悉食蚜蝇的人来说,即使在飞行中也可以看出它们与蜂类的不一样来:食蚜蝇在飞行时能较长时间悬定于空中某一点,后突然飞到附近另一点,飞行动作平稳,而蜂类飞行时常常有轻微的左右摆动。
生活习性
食蚜蝇成虫早春出现,春夏季盛发,性喜阳光,常飞舞花间草丛或芳香植物上,取食花粉、花蜜,并传播花粉,时或吸取树汁。成虫飞翔力强,常翱翔空中,或振动双翅在空中停留不动,或突然作直线高速飞行而后盘旋徘徊。食蚜蝇本身无螫刺或叮咬能力,但常有各种拟态,在体型、色泽上常摹仿黄蜂或蜜蜂,且能仿效蜂类作螫刺动作。如体大、被毛、具黄黑斑纹的属摹仿熊蜂,并能发出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蚁穴蚜蝇亚科的某些种类摹仿蜜蜂。
幼虫生活习性复杂,因此,口器随种类而异。例如:腐食性种类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并在其中越冬;也有部分幼虫生活于污水中。此外,某些类群的幼虫生活在其他昆虫的巢内,吞食已死的幼虫和蛹以及某些动物的排泄物。植食性种类钻入植物木质部中生活,有的为害植物的球茎。捕食性种类则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粉才能发育繁殖,否则卵巢不能发育。许多种类的成虫在露天或树林中飞翔交配,交配时间仅1~2秒钟。雌虫产卵于蚜群中或其附近,以便幼虫孵化后即能得到充足的食料。有时也产卵于叶上或茎部。幼虫孵出后立即能捕食周围的蚜虫。某些种类的成熟幼虫有迁移现象。一般以幼虫或蛹在土中、石下、枯枝落叶下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9 19:44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