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克斯(
希斯·莱杰饰)是纽约一名年轻的神父,身为基督教徒却对基督教的陈腐非常不满,他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因而成了教会里的反叛人物。不久前,他的老师兼朋友:一位法国大使死了,尸体上却印有一个神秘的宗教标志,上面还写着阿拉米语,亚历克斯因此怀疑法国大使的死是他杀,而且很可能隐藏着巨大阴谋。悲愤之下,亚历克斯决定协助负责此案的女警官玛拉(
莎妮·索萨蒙饰)调查此案,找出大使死亡的幕后凶手。
与此同时,亚历克斯将尸体上印有特殊标志的线索送到了梵蒂冈,交给他的老师多米尼克神父,希望他可以破解这个秘密。但老师并没有给他答复,不久后,亚历克斯被召回罗马,在那里他仍然继续调查,他那时已经隐约感觉到大使之死和基督教有关。
一个偶然的机会,亚历克斯最亲密的同事托马斯神父(
马克·阿蒂饰)发现,大使的神秘死亡可能源自基督教中一种古老的传说仪式。在现行教会中举行这种仪式的人,很可能是威廉(
本诺·福尔曼饰)——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基督教传说中的“食罪人”。“食罪人”是在古老基督教中担任特殊职位的人,他们自命为地球上的神,通过在教堂外举行某种仪式赦免那些已经死去的人,洗去他们未忏悔的罪过,允许死去的人不因犯过邪恶而受到惩罚――而这种仪式其实就是吃掉死者的尸体,更可怕的是,“食罪人”往往会为了赦免某人的罪过,在必要时对活人下手。
1998年,布莱恩·海尔格兰德就把《食罪人》的构想卖给了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最初是考虑1999年就摄制完成的,当时是请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主演的,但在影片开机后,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却辞演了,影片的拍摄计划被迫推迟。最终于2002年1月14日才在罗马开拍。可是,还不到三个星期,当时扮演地位最重要的“食罪人”的文森特·卡索扔下已拍的诸多镜头退出剧组,使影片又不得不更换演员重新拍摄。后来换上了德国演员班诺·福曼,重新补拍了所有镜头,到2002年4月8日才拍摄完成。但影片制作了四分之一的特效后,导演布莱恩·海尔格兰德发现影片的特效十分滑稽,制作出的“罪孽”从人体内飘出时的景象就像花枝在开放,于是又换掉了特效公司。影片的上映时间也不断更换,原先把影片定在2002年10月11日上映,后来又改为2003年1月17日,接着又改为2003年夏天,直到确定于2003年9月5日上映。
该片标明为惊悚片,可全片一点恐怖、悬疑的气氛都没有,吓人的效果连《惊心食人族2》都不如。编导也别指望信教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会倒抽一口凉气,回家躲在厕所里瑟瑟发抖地等待着“食恶使者”的来临。因为这位使者不是坏人。相反,他是大大的好人,他吞走了别人的罪恶,让人死得安心,而他却活得窝心,也受够了。所有被他“处理”过的人的罪孽都留在了他体内,那些关于罪孽的知识也永远存在他的脑海里,无法消除。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才是真正的“食恶不赦”:因为他不死,所以承载罪恶的灵魂永远也无法得到安息,偏偏“食恶使者”都还是由拥有最纯洁心灵的同志们担任的,这中间的内心折磨可想而知。
导演如果将以上这种根植于“食恶使者”的内心冲突表现充分,是会给影片带来宿命与抗争的悲壮因素,从而使影片的戏剧冲突更为强烈。可惜编导只注重于“食恶”过程的视觉效果以及一些无中生有的怪异场景,对使者的内心刻画几乎可以说无,以至于最后他的死亡与安息显得格外突兀。整部电影被布莱恩·海尔格兰德拍得零乱而晦涩,连起码的情节转换都交代得不清不楚。
如果说该片还有那么一点观赏价值的话,那一定是莎妮·索萨蒙的表演。在片中她虽然出镜机会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会紧紧抓住观众的视线,并将角色的情感深深地传递到观众的心底里。在她的角色里,看不到“表演”的因素,她似乎就是那么自在地做着随意的动作,可却能让人体会到久违了的生活气息。和她相比,该片的其他演员都像在念经和做秀,扮演“食恶使者”的本诺·福尔曼算是踏实地演出了角色的表象,可因为在导演的调度下缺乏表现内心的机会,他的努力恐怕引不起观众任何回想的兴趣;还有彼得·威勒,他的夸张表演只能让人对编剧胡诌出那一人物的本事表示佩服。
总而言之,布莱恩·海尔格兰德似乎对于“食恶”这一名词的兴趣大过了讲故事的兴趣,他是如此地急于向世人展示自己努力钻研的成果(剧本资料的收集可以追溯到七年以前),以至于他根本等不及构筑一个能让人信服的故事,更不用说吓着人或者打动人了。与他的期望相反,看完电影,观众只记住了莎妮·索萨蒙清澈的大眼睛,而没有感受到任何“食恶”噱头带来的任何情感与视觉冲击。(网易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