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谣言
内容荒谬、毫无科学性、被广泛转发的内容
食品谣言,指内容荒谬、毫无科学性,被广泛转发的内容。
打击谣言
2015年8月28日,食药监总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新华网发起成立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旨在整合各界力量,聚合资源,主动、集中打击食品谣言。
2017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连续发布4批20个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汇总发布内容包括谣言内容、谣言传播轨迹、媒体辟谣情况以及谣言的危害等。
2018年7月18日,从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获悉,由国内第一个食品药品谣言数据库支撑形成的《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显示,水果类谣言内容最多,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等成为2017年典型谣言“top10”。
社会现状
互联网是食品谣言的“重灾区”,各种“网络检测”“现场实验”也往往让公众难辨真假。
相关规定
2017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及时组织辟谣,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10:21
目录
概述
打击谣言
社会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