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二味
汉语成语
食不二味,
汉语成语
,拼音:shí bù èr wèi,意思是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释义
吃饭时不吃两种菜肴。形容饮食方面俭朴。
出处
《
左传
·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
例句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大戴礼记
·哀公问于孔子》: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东汉·
班固
、陈宗等·《东观汉记·李恂传》:常席羊皮,卧布被,食不二味。
成语辨析
【近义词】:
食不重味
、
食不兼味
【反义词】:
大吃大喝
、
食案方丈
、
食必方丈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
参考资料
食不二味
.汉辞网.
食不二味
.百度教育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08:58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成语辨析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