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凫,汉语词语,读音为fēi fú,意思是飞翔的野鸭,犹飞凫舃,箭名,借指轻舟
解释
飞翔的野鸭,犹飞凫舃,箭名,借指轻舟
出处
三国魏·曹植
《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唐·寒山《诗》之六:“欲验飞凫集,须徵白兔游。” 清·刘泽湘《过西山辟支生墓》诗:“叩角谁赓宁戚歌,飞凫莫辨王乔舃。”
《初学记》卷二二引
《太公六韬》注:“飞凫,矢名。”
南朝 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檝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唐·王勃
《三月上巳祓禊序》:“或昂骐骥,或泛飞凫。”
成语
犹飞凫舃
即指会飞的仙鞋。后亦借指官员。
典源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272~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
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典源译文
王乔,河东人。显宗时,做了叶县县令。王乔有神仙之术,每月初一、十五,常从叶县到朝廷禁省朝见皇上。皇帝看他来得很快,但未见到他的车马,很觉奇怪,便秘密叫太史侦察伺望他的行踪。太史报告说,王乔到来时,常有两只水鸟从东南飞来。于是皇上叫人张开罗网,捕捉水鸟,只得到一只鞋。检查那鞋,是四年中赐给尚书官属的鞋。每当王乔上朝时,叶县门下的鼓不击却自己响着,京师可听得见。
后来,从天上降下一口玉棺到堂前,吏人上前推抬,没法子摇得动。王乔说“:上帝单独召我吗?”于是洗干净身子,穿好衣服睡进棺中,盖子马上罩住了。过了两夜,把棺埋在城东,泥土自然成了坟堆。当晚,县中的牛都流着汗,喘着气,而人们不知是怎么回事。百姓替他立庙,叫叶君祠。地方官吏每次到任,首先得拜见它。吏人有事祈祷,很有灵验。如有违犯神意,也立即降灾。皇帝于是将叶县的鼓取来放在都亭下面,从此再也没有响声。有人说这就是古代仙人王子乔。
释义
汉叶县县令王乔,有神仙之术,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飞凫”指仙履。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亦借指官员。
运用示例
唐·吴筠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诗:“从此罢飞凫,投簪辞割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