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作用是指风力对地表岩土的破坏作用。它包括风直接的吹蚀作用和风沙的磨蚀作用,这两种作用彼此相辅相成。风蚀作用的强度取决于风速和地表物质结构及地形状况。风蚀作用以近地面23厘米高度内最强烈,许多风蚀微地貌( 如石蘑菇) 都表现了这个特点。
地表物质在
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风吹经地面时,因为地面不平,气流发生乱流作用,可以吹扬地面的沙粒。风吹起沙粒并挟带沙粒向前移动,形成风沙流,运动的沙粒对岩石表面或岩石裂隙等凹部进行摩擦和旋磨,因此风蚀作用实际上包括对地表的吹蚀使沙离开地表,从而使地表物质遭受破坏,并对岩石磨蚀,即指风沙流移动时,沙粒对地表物质的冲击、摩擦。风沙流的含沙量是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的,绝大部分颗粒在距地面30厘米以下运动,特别集中在10厘米以下运动。因此沙主要是贴近地面迁移的风蚀作用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弱,这些作用在干旱地区最为活跃,由于土壤、岩石大都是裸露的,几乎整个地面都受到吹蚀。风在进行吹蚀时具有选择性。最小的颗粒,象粘土和粉砂之类最容易被扬起并上升到高空。沙粒仅仅为中等强度以上的风所移动,并贴近地面迁移。砾面碎屑在平坦地面上受强风作用而发生滚动,但它们不会移动很远。
吹蚀作用是指风单纯依靠气流的冲击力和紊流作用 , 把暴露地表的部分松散细小碎屑吹离地表的过程,叫吹扬作用。吹蚀作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风力大小、地表碎屑颗粒的粒径及其联结力。把松散无联结的大小不同的碎屑吹起来的临界风速(起沙风速)是不同d 。风力愈大、地表碎屑愈细,吹蚀作用愈强。地表碎屑的粒度大于2.0毫米的地区(基岩裸露与戈壁区)吹蚀作用就很难发生。而归粒细小的松散沉积物分布区吹蚀作用就易于出现。除此以外,地表的其他性质,如植被、土壤温度、地形起伏、地表糙度等,也可引起起沙风速的改变。地面植物多、土壤阴湿、地形起伏大、糙度大,起沙风速必将增大。
磨蚀作用是指由于风沙流贴近地面运动,运动的沙粒对地表物质(岩石等)进行的冲击、摩擦作用的过程。磨蚀作用的强度也决定于风力的大小,同时和气流中夹带着的砂粒的数量和大小也有关。一般情况下,只有大于0.2毫米的
砂粒才有明显的磨蚀作用,而这样的颗粒即使在强风作用下也只能被吹扬到距地3-4米高的地方,所以磨蚀作用还明显地受高度的限制。据观测,绝大部分沙粒都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下。因此,近地表部分,磨蚀作用特别显著。
风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是互相联系的过程,实际上总是同时同地进行着的。没有吹蚀作用吹起砂粒,就根本谈不上磨蚀作用,而风砂流的冲撞对欧扬作用也有促进。据研究,对同样的砂粒,夹砂风的起动风速要比无砂风的起动风速小20%。所以我们应把风蚀作用看成是吹蚀作用与磨蚀作用的有机综合。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吹蚀和磨蚀的表现、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在基岩裸露的地区,磨蚀的作用较为明显,而在地表是由松散而细小的物质所组成的地区,则吹蚀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