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豫章西山香城寺
唐代陈陶诗作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公元853年,避乱隐居洪州西山,见西山有一香城寺,九楼十八殿云饶霞钹,响彻焰摩,故作此诗。整首诗意境优美,不见俗尘,最能体现诗人归隐修道以待时机的平淡之心。严宫、楼阁、祇园、雪岭、花香、霄汉、灵鸟、七七金人华丽辞藻极尽香城寺庙香火、美景、殿宇之美。西山之后,不见诗人踪迹,所终未知,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思想就是诗人的见证。
作品原文
十地严宫礼竺皇,旃檀楼阁半天香。
祇园树老梵声小,雪岭花香灯影长。
霄汉落泉供月界,蓬壶灵鸟侍云房。
何年七七金人降,金锡珠坛满上方。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香城寺:梅岭景区名刹,位于湾里区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南昌市西北部的湾里区,距南昌市中心约15公里。
十地严宫: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竺皇:天竺皇宫。
旃(zhān)檀:又名檀香、白檀,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珍稀树种,收藏价值极高。檀香木香味醇和,历久弥香,素有“香料之王”之美誉。
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印度佛教圣地之一。
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
蓬壶:即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金锡:指锡杖,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
白话译文
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处的严宫都像天竺皇宫的礼仪一样,檀香木的楼阁香飘半边天。
祇树给孤独园的老树千年,枝繁叶茂掩盖了佛教的梵声,显得声响低沉,西山的雪玲、花香、漫夜的灯火。
云霄和天河落下的泉水供应这如月宫一般的神仙之地,蓬莱的灵鸟侍奉着高耸如云的殿宇。
什么年月七七四十九座金人从天而降,锡杖、珠坛占满整个西山的香城寺。
创作背景
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文宗大和初南游,足迹遍于江南、岭南等地,作诗投献赵棨、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方伯连帅。与任畹友善。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西山有一香城寺,九楼十八殿云饶霞钹,响彻焰摩,故作此诗。据《西山志》载:“其盛时,云饶霞钹,响彻焰摩;鸣钟会餐,百釜齐熟,九楼十八殿”。唐咸通八年(868年),镇南节度使严景题“咸通香城兰若”寺名。此后屡毁,1998年开始重修,开明法师主持。它由庐山大林寺高僧昙显法师始建于东晋隆安(396-401)年间。传说建大殿时焚香祷于山,山忽生香木无数,以木屑燃之,香闻数里,故名香城寺。
作品鉴赏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出自《全唐诗》,全首诗意境优美,不见俗尘,最能体现诗人归隐修道以待时机的平淡之心。严宫、楼阁、祇园、雪岭、花香、霄汉、灵鸟、七七金人描绘西山香城寺庙香火、美景、殿宇之美。在他的诗歌中或揭示不义战争带来的伤害,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或流露旅途的艰辛,或表现闲适淡泊的隐居生活,或感叹世事变迁的沧桑,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语言艺术上呈现出来苦涩冷寂、清淡平和峭峻怪奇三种特征。
作者简介
陈陶 [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鄱阳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853年,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
参考资料
陈陶及其诗歌研究.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陈陶简介.古诗文网.2013-05-1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0:3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