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潼关楼
唐代崔颢创作的五言律诗
《题潼关楼》是唐代崔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头两句写登楼之原因;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之所见,从正面写出潼关形势的险要与山河的壮美;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总的来看,此诗笔力雄健,气魄雄伟,境界壮阔。
作品原文
题潼关①楼
客行逢雨霁②,歇马上津楼③。
山势雄三辅④,关门扼⑤九州⑥。
川⑦从⑧陕路⑨去,河⑩绕华阴⑪流。
向晚⑫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潼关:旧址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唐代属华阴县。天授二年(691年)在此设关(指行政机构)。地当黄河、渭河、洛水会合之处,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要冲。形势险要,为关中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②霁:雨雪后转晴。
③津楼:即潼关楼。因整治黄河,修建水库,潼关县城已搬迁,此楼也不复存在。
④三辅:西汉把长安及附近地方划分为三个郡级政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治包括近畿的大片土地,合称“三辅”。后世称关中地区为“三辅”。
⑤扼:扼卡,控制。
⑥九州: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说法不一。《禹贡》九州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后来泛指中国。这句诗是说潼关控制了关中通向关东的要道,就如控制了九州一样。
⑦川:指黄河。
⑧从:向。
⑨陕路:即古陕陌,汉称陕县,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通两京之路。
⑩河:这里指渭河。
⑪华阴:华山之北,并非专指华阴县。
⑫向晚:傍晚。
白话译文
赶路恰逢雨后初晴,歇马登上潼关城楼。
群山连绵护卫三辅,潼关大门扼守九州。
平原从关中通陕州,黄河水绕华阴而流。
天色将晚登临高处,群山雾霭触动愁绪。
创作背景
据葛培岭在《崔颢事迹述略》中考证,开元十一年(723年)崔颢到京应试,由于他准备充分,信心充足,所以发而为诗,亦有一种慷慨之气,《题潼关楼》或即作于此行途中。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眺望山川。两句说明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逢”字、“上”字,安排得次第井然,而且别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引出下文的雄伟气势。
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把持着“九州”。“九州”在这里是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两句突出“关门”的险要,作者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这重峦叠嶂的背景上刻划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形象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潼关一带,在乱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平原,从关中向“陕路”通去。黄河之水由北而南向华阴县流来,然后在潼关和对面的风陵渡之间,忽然折向东,滚滚流去,卷起滔滔洪波。一个“绕”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黄河的走势,形成磅礴的气势。中间四句,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描写了潼关的地势,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派极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诗人还通过“三辅”、“九州”、川原、河流,将潼关与广袤的土地连接起来,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造成一种壮阔宏大之势,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最后一联,诗人融情于景,“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诗人面对如此险要的关隘,眺望着雄伟的山川,不觉已晚,黄河之上、群山之中渐渐升起了暮霭,在轰然如雷的黄河涛声中,显得一片苍凉,触动了诗人的愁绪。这里的“愁”字包含着浓郁的乡思,因为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是在“客行”,行役之人时值“向晚”,产生思乡之念,但这里的“愁”,又不仅仅是乡思。在潼关楼上,面对从古至今如此险要的关口,作者自然也会产生怀古伤今之意。朝廷政治的腐败、藩镇作乱的迹象,都已经清楚地显露出来,诗里也隐含着作者对国事的殷忧。因此,作者在潼关楼上的“愁”,深沉而复杂。
这首诗格律严谨工整,气象雄浑,意境悲凉。手法上含蓄蕴藉,风格深沉凝重。
名家点评
明代学者胡应麟:李白《塞下曲》、《温泉宫》……崔颢《潼关》……俱盛唐绝作。视初唐格调如一,而神韵超玄,气概闳逸,时或过之。(《诗薮》内编卷四)
作者简介
崔颢(704年—754年),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年—744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4:2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