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是中央电视台制作、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摄制的人文历史纪录片,由金明哲执导。该片于2010年12月26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
剧情简介
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前身名为清漪园,始建于国力强盛的清乾隆时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颐和园,成为慈禧晚年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颐和园于1900年曾遭八国联军抢掠,抗战期间曾被日军占据。 1928年,颐和园由皇家园林正式成为国家公园。现今保存园内的文献档案、文物收藏,记录了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辉煌走向衰落灭亡的历史,也见证了几经沧桑的园林在新中国获得新生的历程。
颐和园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园林的精华,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它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创作拍摄
2006年春夏之交,《颐和园》立项,夏季正式投入创作,金秋开始大规模拍摄,直至2009年夏末秋初完成创作,历时三年完成。其中外景拍摄经历了两度春夏秋冬。以总编导金明哲为首的摄制组分为逐格摄影组、园林结构摄影组、定点摄影组,共拍摄了逾300盘带子,超过15000分钟的素材。
在拍摄前期,摄制组发现了一张古图《万寿庆典图》。这张图描绘了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的盛况,是现存唯(2017年4月21日)一一张全面描绘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的图卷。依据这张古图,摄制组通过三维动画特技,在节目中首次再现了清漪园鼎盛时期的园林胜景。
《颐和园》采用了最好的电视记录手段,除了高清摄影方式,还使用美国拍摄电影的特技航拍设备,例如用小型遥控直升机以常人无法到达的角度和无法企及的速度进行拍摄。《颐和园》的拍摄是在颐和园管理处的全力支持和密切合作下完成的。颐和园多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创作,在历史文献、文物、拍摄场地等方面,园方都提供了最大的帮助。
后期制作
进入后期制作后,总策划、总撰稿赵微每审一遍片子,都要从结构、画面、解说、音乐、节奏、细节的处理等各方面提出调整意见,让大家反复修改。节目最终由台领导和专家审看之后,又作了几次修改。各集节目大大小小的修改历经几十甚至上百次。在赵微的电脑里,各集解说词修改的不同版本加起来有几十万字。而各集的导视词和六集片名,是她在全片完成之后借鉴章回体小说和古诗词的风格最后写成的。
主创团队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发行信息
作品评价
该片最好的地方,是平稳、平和的叙事。面对颐和园这样一座容易让国人悲情的建筑,一旦放大悲情而不平和,那么这部作品就会不客观、有情绪、咬牙切齿。(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评)
该片首先引人注目的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苦心经营的影像系统。由于通片几乎很少出现纪实风格的画面,这一方面为镜头的叙述带来相当的困难,同时也为画面的经营留下了空间和想象。整个作品的影像构成,无论采用实景拍摄、情景再现的手法,还是三维制作的技术,也无论是静态的摄影,还是动态的拍摄,设计都很到位,一个个画面、一组组镜头相互照应,一气呵成,连空镜头也有了感情、情绪,有了灵性和生命,也有了很好的叙述力。同时,影像也很注重与颐和园这座中国园林的风格相统一,注重中国美学意境的营造,充满气韵,如诗如画。该片尽显东方文化神韵和艺术美感;叙述结构恢宏细腻疏密有致,全景展现清朝最后一座皇家园林绚烂而又悲情的生命活体;解读视角独特而充满情感,以真实故事和生动细节勾勒了晚清政府的世事变迁。(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