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桥回族镇,隶属于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地处
襄城县北部,东、南、北与
颍阳镇相连,西与
汾陈乡相接。区域面积9.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9353人。
历史沿革
秦代,属颍川郡。
西汉,属颍阳县。
西晋,颍阳县废,属襄城县。
明、清时期,属颍桥保。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九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第五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颍桥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第四区。
1949年,属颍桥区。
1956年,属颍桥镇。
1958年,属颍桥公社。
1961年,属颍桥区管理委员会。
1965年,复属颍桥公社。
1966年,更名东方红公社。
1971年,复原名。
1984年,从颍桥公社析置颍桥回族乡。
1985年,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辖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建设街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颍桥回族镇下辖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东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颍桥回族镇地处
襄城县北部,东、南、北与
颍阳镇相连,西与
汾陈乡相接。区域面积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颍桥回族镇地处黄淮平原西缘。地势东西低、中部高。境内最高点在西街,海拔89.7米;最低点在南街,海拔86.7米。
水文
颍桥回族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流域面积3.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颍河境内长2.5千米,流域面积3.1平方千米,自颍桥北街入境,绕镇从颍桥镇东街出境。
人口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辖区总人口933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73人,城镇化率5.1%。另有流动人口1952人。总人口中,男性4769人,占51.1%;女性4561人,占48.9%;14岁以下1498人,占16%; 15~64岁6281人,占67.3%; 65岁以上1551人,占16.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344人,占68%;回族2986人,占32%。2011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5‰。
2017年,颍桥回族镇常住人口5737人。
截至2018年末,颍桥回族镇户籍人口935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颍桥回族镇财政收入620万元,比上年增长4.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0万元,增值税100万元,企业所得税130万元,个人所得税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2%、-4.1%、72%、0.7%。人均财政收入665元,比上年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7135元。
2018年,颍桥回族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颍桥回族镇有农业耕地面积0.8万亩,人均0.9亩;可利用林地面积0.3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568吨,人均596千克。其中小麦产量2958吨;玉米产量261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棉花、蔬菜等。2011年,烟叶种植面积2100亩,产量320吨,棉花种植面积405亩,产量25吨。
颍桥回族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1万头,年末存栏0.9万头;羊饲养量2.5万只,年末存栏1.2万只;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家禽饲养量7.8万羽,上市家禽4.7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0.2万吨,其中猪肉0.1万吨,牛肉61吨,羊肉141吨,禽肉54吨;禽蛋219吨。畜牧业总产值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0.1万亩,林木覆盖率0.8%。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28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粉条、粉皮。
工业
颍桥回族镇工业形成以机械、超强墙体材料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7.6%。2011年,工业企业5家,职工43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商业
2011年,颍桥回族镇有商业网点135个,职工42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
金融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85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2所,在校生810人,专任教师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23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颍桥回族镇初级中学。
2011年,颍桥回族镇教育经费达566.7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颍桥回族镇有经营管理人才25人,农林技术人员12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有文化艺术团体3个,会员70人;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100场次,观众达2600人次;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5个,总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藏书7000册;文化专业户20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5人。主要文艺团体有襄城县书法家协会颍桥分会、锣鼓社。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锣鼓舞、狮子舞、高跷等。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有体育场1处,位于颍桥回族镇初级中学内。5个村民委员会均安装有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8%。
2011年,颍桥回族镇有线电视用户达3100户,电视覆盖率98%以上。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5个;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4张。专业卫生人员73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0.5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1500人次,住院手术52台次,出院病人460余人次。
2011年,颍桥回族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919人,参合率95.6%。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4岁,其中男性72岁,女性76岁。
社会保障
2011年,颍桥回族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户,人数3人,支出2.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0户,人数415人,月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9人,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3人,支出2.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大病救助1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77人次,共支出2.8万元。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3千米,投递点13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30份、期刊136册。业务收入17.5万元。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05户,移动电话用户260户。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镇区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5千米,生产能力300吨/日,年生活用水11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0%,年人均生活用水11.8吨。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镇区拥有主变压器24台,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15.1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674万千瓦时。
2011年末,颍桥回族镇镇区公共绿化面积1.5公顷,绿化覆盖率为0.8%,人均绿地1.6平方米。
交通运输
颍桥回族镇境内有024县道东西向过境,境内长3.3千米,通往颍阳镇和汾陈乡。乡镇级公路1条,长2千米。镇汽车站1个,日客运量230人次。2011年,客运总量8.30万人次,年货运总量0.9万吨。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12.3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3米。道路铺装面积39平方千米。年末,镇区公交208、203两条区间客车线,设有客运站1处。日均发送客车18辆次,日客运量500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颍桥回族镇因颍河上有古石桥,且为回族聚居区得名。
文物古迹
颍桥回族镇境内有襄城县文物保护单位颍考叔墓祠。
荣誉称号
颍桥回族镇先后被授予“河南省级卫生乡镇”、“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许昌市2016年~2020年“四无”乡镇、许昌市生态小镇,建设街、北街被命名为“河南省森林村庄”、东街、北街被命名为“河南省级卫生村”。南街村、建设街村、西街村成功创建市级森林村庄。及全县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全县组织财政收入先进单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