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训练
兵役制度中的一种训练形式
预备役训练始于普鲁士。19世纪初,普鲁士王国把军队区分为常备军和后备军。第一类后备军每两年参加1个月的操练,第二类后备军平时不进行训练。随后,奥匈帝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国也相继建立预备役训练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为了储备大量后备兵员,对适龄公民广泛进行预备役训练。为使预备役人员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训练。有的国家称“军外训练”或“后备役训练”。通常分为预备役军官训练、预备役士兵训练。目的是为战时储备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
起源
中国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划定新军制,分为常备兵、续备兵、后备兵3种。常备兵训练3年,期满回乡列为续备兵;续备兵每年训练1个月,3年后转入后备兵;后备兵在第2和第4年度均有会操,4年期满退为平民。
中国共产党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对赤卫队和民兵普遍进行军事训练,培养了大批的后备兵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7月30日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确立预备役训练制度,对复员、退伍转为预备役的人员进行复习训练,对高级中学学生进行军事常识教育,对部分高等院校学生进行预备役军官训练。同时,通过开展国防体育活动,进行通信、摩托、跳伞、航海、滑翔、射击等专业技术兵员的训练。1984年 5月31日,重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确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法明确规定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分为预备役士兵训练和预备役军官训练。预备役士兵训练在民兵组织中进行,或者单独进行(见图)。未服过现役的基干民兵,在18~20岁期间,进行30~40天的军事训练,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和后勤等专业技术民兵的训练时间适当延长。服过现役和受过军事训练的基干民兵的复习训练,普通民兵和未编入民兵组织的预备役士兵的军事训练,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进行。预备役军官在服预备役期间,参加3至6个月的军事训练。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在国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人民武装部门组织实施。兵役法还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进行基本军事训练,适合担任军官职务者,再进行预备役军官训练。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由教育部、国防部负责。
战斗演习
由于各国兵役制度的不同,其预备役训练的组织形式和办法也有所区别。苏联的军外训练分为:由部队和兵役机关通过集训形式进行的预备役军人的训练;由学校等机构组织对役龄前青年和役龄青年进行的初级军事训练;由全苏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对部分应征青年实施的军事专业技术训练;由学校训练机构对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进行预备役军官的军事训练。美国的后备役训练,主要是通过国民警卫队和编组的后备队进行,每年训练38天;地方高等院校中设有“后备军官训练团”,对自愿受训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毕业后授予后备役军官军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规定陆军预备役人员每隔一年半参加一次为期12天的军事训练;参加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是预备役军官、军士晋升的条件之一。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许多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训练机构,设立训练中心(基地),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采取多种途径加强预备役军官和专业技术兵的训练;定期或不定期参加部队合练或单独组织动员演练,以提高预备役人员的军事素质和快速动员的效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5 21:26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