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息
汉语词语
顿息,汉语词语,拼音是dùn xī,意思是停留休息;深深叹息貌。
解释
1、停留休息。
2、深深叹息貌。
3、犹立即停止。
引证详解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瞑,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帝手毁其表而竞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军至斗城,去瓮口二十馀里,解鞍顿息。”
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赵臣》:“璋大惊顿息曰:‘今日非赵君,我族矣!’”
《太平广记》卷第九十六:“僧伽大师化缘在临淮,恐是欲归彼处,故现此变也中宗默然心许,其臭顿息。”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不多时雷电顿息,天日开明。”
元史》卷一百一十六:“以至棰辱平章张珪等,浊乱朝政,无所不至。及英宗立,群幸伏诛,而后势焰顿息焉。”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十卷:“一日忽大风暴作,吴君即书一符,掷于屋上,须臾见有一青鸟衔去,其风顿息。
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只见车声顿息,火光俱灭了。”
《风俗通·怪神·石贤士神》:“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瞑,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
参考资料
顿息.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9 22:26
目录
概述
解释
引证详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