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
大禹死后葬在
会稽(今
浙江绍兴),
夏帝
少康后来把庶子
无余封在
会稽主持
禹的祭祀,并在该地建立了
越国。春秋末年时,
越国常与
吴国发生战争,公元前四百九十四年,
吴王夫差灭掉
越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最终战胜吴国并成为霸主。经
秦至
汉,下传
勾践七世孙摇,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
浙江南部地区的
瓯越首领,因助
汉灭
项羽有功,因功封为越王。
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后来
摇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
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封爵为氏,称顾姓。他们尊顾摇为顾姓的得姓始祖。
综上所述,顾姓分为两支: 一为北顾(指发祥于河南范县的顾伯后裔),一为南顾(指发祥于
浙江绍兴的顾摇后裔),顾姓在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
春秋战国时期,两支顾姓发展缓慢。有资料表明,南顾得姓后不久就成为
会稽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合称为会稽四姓。汉时,有
会稽大孝子顾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
太湖湖畔。至
南朝梁时,
会稽人顾欢是著名征士,其子孙后迁
金华,又由
金华迁居天台,发展成为强宗大姓。当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顾儒岭、欢溪等,皆是由他而来。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
会稽,所以在历史上
会稽也被当作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西迁
武陵(今
湖南常德),并在当地迅猛发展,
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三国至
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
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避兵火之乱等原因,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明初
洪武年间,顾姓作为
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
河北、
河南、
山东、
安徽、
江苏等地。有资料表明,
明代中叶时,顾姓不仅分布于
安徽、
湖北、
湖南、
福建、
广东、
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
山东、
山西、
陕西、
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
明末至
清中叶时,有闽粤之顾姓渡海赴
台,进而播迁海外。一九四九年,
蒋介石败逃
台湾,则有不少
江浙顾姓人随往。但是,综观顾姓家族史,从古至今,顾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却一直在今
江苏、
浙江一带。如今,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
江苏、
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顾姓约占全国
汉族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